“创业早期该怎么挑选合伙人?”“创业团队在和投资人沟通的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在香港大学-北京经开区人才创业加速营投融资洽谈会上,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者正与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专家、亦庄国投医药行业投资人深入探讨。
4月18日至20日,为期三天的香港大学-北京经开区人才创业加速营活动在北京圆满举行。作为医疗科技创新加速营,本次活动由北京亦庄国际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才集团”)联合香港大学北京中心、香港大学科创中心主办,北京经开区工委组织人事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共青团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协办。来自香港大学的教授团队、知名投资人代表以及经开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领域的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探讨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投融资路径与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本次加速营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开营首日,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举办了政策宣讲活动和领航圆桌对话,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医药创新政策与产业发展方向等前沿信息。第二天重点聚焦“项目问诊”与“产学研对接”,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人才保障、研发投入奖励、中试平台支持等重点介绍了“创新型企业生态林”相关政策。香港大学的科研团队围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器械医工等方向开展项目路演,与企业展开务实对接。活动当天,企业代表还实地参访了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深入了解园区综合服务能力,为后续项目落地提供实践支撑。
活动第三天则聚焦项目融资和企业成长路径,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专家、亦庄国投医药行业投资人围绕“科技投资助力企业拔节生长”进行专题分享,并举行了经开区人才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人才基金”)首个被投项目签约仪式。香港大学教授团队还带来“医疗体系与初创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小组模拟课程,引导企业理清商业模式、明确发展定位,提升战略规划能力。
“这三天的交流学习,不仅让我更加详细了解了经开区的政策环境,还找到了潜在合作企业与投资人,为项目未来落地提供了方向。”一位医药企业代表表示。
在此次加速营中,北京经开区人才基金成为关注焦点。该基金于2024年7月正式设立,首期规模2.01亿元,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创业人才,致力于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通过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机制,对人才创业给予普惠性的促进与支持,实现政府与人才创始人团队“投投联动”,助推人才领衔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人才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与香港大学携手举办人才创业加速营,一方面促成了经开区企业与香港大学教授团队实现深度对接,开创“高校智力+企业研发”的协同创新模式;另一方面成功搭建香港大学教授和校友跨区域研发创新桥梁,助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研发成果加快落户北京亦庄,持续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未来,将继续携手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在“国家所需”与“亦庄所能”的交汇点上,共同谱写人才创新创业新篇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