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凡恩世制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凡恩世制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双抗)Peluntamig与罗氏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的联合治疗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临床研究正在一项针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或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s)患者的临床队列中进行。
Peluntamig是具有天然IgG结构的双抗,靶向DLL3和CD47。据介绍,CD47在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可与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的SIRPα结合,向免疫细胞发出“别吃我”信号,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Peluntamig能阻断CD47与SIRPα的相互作用,使巨噬细胞不再受到抑制,进而可以吞噬肿瘤细胞。随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肿瘤新抗原的表达和呈递也会增加。Peluntamig通过引导肿瘤细胞进入吞噬性抗原呈递细胞,诱导肿瘤新抗原的呈递,然后T细胞可识别这些新抗原,从而间接激活T细胞对DLL3表达以及低表达或不表达DLL3的肿瘤细胞的杀伤,从而刺激获得性免疫系统。Peluntamig的抗CD47单臂具有高度差异化,并且已经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其在与人红细胞最小程度结合的同时,又保持很强的与肿瘤细胞上CD47的结合活性。
去年,凡恩世制药与罗氏达成临床供药协议,以研究Peluntamig与罗氏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的联合用药效果。此次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标志着其合作取得又一实质性进展。“我们将加快推进临床研究进展,全力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收集,以充分评估Peluntami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凡恩世创始人兼CEO王明晗说道。
据了解,Peluntamig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两项孤儿药资格认定,分别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以及两项快速通道资格认定,一项用于治疗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无论其是否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另一项用于治疗原发型和治疗诱导的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NEPC)。与此同时,Peluntamig在美国的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其在表达DLL3的晚期或难治性癌症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在中国的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II期临床试验也已获批。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肿瘤领域创新药物发现和开发,依托公司专有技术平台PACbody®、SPECpair®和ATACCbody®,深度挖掘其潜力,精心研发更多高品质创新药物,致力于解决那些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我们积极拓展合作版图,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加速药物研发与上市进程,助力全球抗肿瘤治疗迈向新台阶。”王明晗表示。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