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历时7天的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经开区赛区圆满收官。人工智能/机器人、5G/6G/物联网/智慧城市两大赛道的464个项目在北京经开区精彩亮相,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一批兼具技术硬实力与市场潜力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充分展现出经开区赛区的集聚效应和创新活力。
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经开区赛区圆满收官。
比赛采用“7+3”项目路演模式,即7分钟项目展示和3分钟评委问答。大赛评审团由技术专家、产业专家和投资专家组成,评委遴选采用“双随机”抽签机制,确保评审公正专业。参赛团队现场阐述项目创新点、核心技术及市场前景等内容,评审团则从创新性、市场潜力、业务进展、融资可行性及现场表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赛事现场设置的“商务洽谈区”。
赛事期间,人工智能/机器人赛道共计完成332个项目路演,5G/6G/物联网/智慧城市赛道共完成132个项目路演。赛事现场特别设置“商务洽谈区”,引入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和创新要素资源,为项目落地发展提供“多对一”精准服务。赛期累计洽谈项目114个,为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与企业合作拓展搭建了高效平台。
据了解,参赛团队中既有专注于AI大模型的青年技术团队,也有深耕机器人检测应用的成熟企业;既有来自国内科研机构的创新项目,也有正在拓展中国市场的国际化团队,一批项目在比赛现场就表示落地经开区的初步意向。评审专家普遍认为,本届参赛项目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赛道为例,项目覆盖AI算法与技术、AI算力硬件、特种机器人及无人机等全产业链,且具备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与北京经开区产业发展高度契合。
来自意大利的参赛项目负责人表示:“HICOOL大赛让我深刻感受到北京这座创新之城的魅力。北京经开区提供的政策服务和国际化的环境,让我们海外创业者能够快速落地发展,真正是‘创新创业无国界’。”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全景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空间等六大未来产业,落子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20个细分领域,正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在人才产业政策方面,经开区不断迭代优化“人才十条”2.0+、“科创二十条”2.0版政策体系,构建起从引才、育才到留才的全周期服务机制。针对HICOOL参赛团队,经开区配套制定了专项支持政策,实行“以赛代评”,将落地获奖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纳入“亦城人才”体系,提供最高10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和最高2000平方米免费孵化空间;同时提供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各类专项待遇,全力支持项目落地和人才团队入区发展。
比赛期间,重点推介了“亦企服务港”等特色服务平台。
比赛期间,经开区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解答服务,还重点推介了“亦企服务港”和通明湖信息城“明湖管家”等特色服务平台。来自经开区工委组织人事部、科技和产业促进局、营商环境建设局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专业服务团队,通过“面对面”咨询、“点对点”对接等方式,与参赛创业者进行深度沟通交流。此外,还特别组织项目创始人走进经开区国家信创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实地考察区内创业空间及创新平台,帮助创业者深入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生态。参赛团队普遍对经开区的配套政策和服务质量表示高度认可。
为推动优质项目在赛后实现精准落地,北京亦庄国际人才发展集团构建起“一站式、全流程”落地服务机制,为创业团队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方案。目前,人才集团已与多个参赛团队建立项目对接机制,后续将通过企业实地参访、闭门需求对接会及产业链协同沙龙等多元形式,精准推动优质项目与区内领军企业合作,形成从赛事遴选到项目落地的闭环人才创业服务链条。
“HICOOL全球创业大赛不仅是一场创新比拼,更是经开区链接全球资源、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平台。”北京经开区工委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激发未来产业的发展动能,加快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在政策支撑、平台载体、人才服务等方面,持续构建全链条、系统化的支持体系,全力打造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