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马拉松比赛,我们获得了大量的销售订单和线索,从没有订单冲到了行业的订单量第二名。”松延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姜哲源的这句感慨,生动诠释了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产业带动效应。这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不仅刷新了大众对“机器人竞技”的想象,更激活了整个产业链,让市场看到了商业化落地的可能,各类人形机器人赛事随之兴起。
赛事效应:技术验证引爆市场关注和订单
此次赛事不仅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能力,更成为企业展示技术实力的绝佳舞台。
“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可能是不错的流量机会”,松延动力股东的这句预言在赛后成为现实。在比赛中,松延动力的N2机器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孩哥”,在其基础上优化的“小顽童”和“旋风小子”包揽了前三个冲线的人形机器人中的两席。这让松延动力迅速“出圈”,并迅速搭建销售团队来接住这波流量。据姜哲源透露,因为一场比赛,松延动力的估值从赛前的5亿元涨到了20亿元左右;而且,赛后松延动力订单激增,目前已卖出超2000台人形机器人,合同销售额过亿元。
与此同时,这场赛事的影响力还在持续发酵。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每天的参观场次爆满,北京瑞宏的机器人租赁咨询量多起来,玄晶科技的关注度和订单、合作也都有所增加……
加速落地:产业链上下游的热传导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的继续传导,产业链上下游也感受到需求的增长。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正为减速机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机遇。”智同科技首席科学家张跃明教授表示。作为一家上游关键零部件企业,智同科技的国产RV减速机市场份额于2024年飙升至11.83%,在国产RV减速机中位列第二。近年来,该企业在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机之外,更是持续发力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出人形机器人用摆线减速机。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因赛事而升温,零部件企业也受到更多的咨询与关注。在这样的形势下,智同科技已为国内多家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产品,还在北京亦庄落地了“高精密减速机研发及总部生产基地项目”,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创新中心及研发制造中心。
于下游应用领域而言,“赛事经济”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拓展的新增量场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明国指出:“技术挑战赛在真实应用场景出现前,可作为重要场景存在,甚至具备经济价值。”自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马之后,涌现出的CMG世界机器人大赛,以及即将举办的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赛事也印证着这一观点。
行业展望:技术突破与市场挑战并存
热潮之下,挑战未减。正如姜哲源所说,人形机器人的泛化能力仍需提升,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和算法优化都是关键,此外,如何实现商业化、规模化量产交付,也是企业必须跨越的门槛。
为此,北京亦庄的全方位支持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目前,北京亦庄发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引领作用,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突破和开源开放,已形成基本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有助于形成上下游发展合力。尤其是,北京亦庄还将围绕“机器人+”在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产业园区、商业服务等九大标杆应用场景,释放超万个机器人应用机会、近50亿元采购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
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等赛事就像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推动整个行业向上、向前发展。而松延动力等企业的爆单,进一步反映出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强烈需求。未来,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服务、家庭等领域实现更广泛落地,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