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北京经开区召开2025年“亦庄学院”人工智能专题报告会暨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郑纬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李萌作主旨报告,以专题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把握产业前沿,碰撞思想火花,凝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亦庄实践注入智能动力。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亦庄控股班子成员出席。工委副书记石威主持。
会上,郑纬民以《抢抓历史机遇 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系统讲解了2025年AI大模型的两大特点、人工智能大模型生命周期的五个环节,以及智算系统当前最迫切需要做的两项工作,并针对企业如何运用AI大模型提出建议。李萌围绕《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几个新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底层逻辑与产业变革的深层规律,既洞察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对如何锚定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提出了前瞻性思考。
会议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北京经开区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致力于当好“四个先锋”,打造“四个高地”,紧扣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发展目标,坚持多措并举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主导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目前基本形成“基础硬件+算力集群+调度调优+数据服务+基座模型+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累计聚集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企业400家,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会议强调,要聚焦核心领域,筑牢技术底座。围绕智能芯片、智能算力、基础模型、软硬件适配等重点领域,汇聚资源、集中攻关,全力实现技术突破,持续完善高性能智算平台,筑牢“数-算-模”一体化技术底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提升产业能级。紧盯拓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完善要素保障体系,优化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布局产业人工智能赋能中心,打造高性能智算、软件智能、数据智能、智能硬件、具身智能五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要发挥全域场景牵引作用,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研究院,聚焦医疗健康、城市治理、教育服务、自动驾驶等领域,挖掘场景需求,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积极吸纳顶尖高校团队和个人开发者创新创业,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引育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要凸显亦庄特色优势,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优势与区域协调组织能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并配套建设人工智能体验店,加强人工智能专题培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亦庄学院”是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精心打造的政企联学平台。自2021年开办以来,先后邀请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通过前沿交流分享,共商产学研协同发展新路径。此次报告会作为“亦庄学院”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开区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更为经开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工委管委会二级主办、二级巡视员,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道、各重点国有企业班子成员,六级主办、四级调研员、业务主管岗及以上干部,各驻区职能局主要负责同志,各亦企服务港总干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及区内外企业家代表等参会。会议以视频形式开到亦庄控股和各亦企服务港分会场。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