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高端学术沙龙及科创项目路演活动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来自京港澳三地的200余名青年科学家、科研机构代表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展开深入交流,加快推动一批科技创新项目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本次活动设有高端学术沙龙与科创项目路演两大板块,聚焦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搭建起连接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桥梁。三场学术沙龙分别以“智联三地·AI赋能未来创新:融合、交互与变革”“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与未来征程”“生物科技转化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为议题,邀请京港澳三地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并围绕基础研究方向、技术瓶颈突破、成果转化路径等展开深入对话。现场交流氛围热烈,不少青年科学家在思想碰撞中找到合作灵感,为后续产学研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主旨演讲。
青年科学家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同步举办的科创项目路演吸引了京港澳三地的28个优质项目参加,其中量子通讯和未来航天方向7个、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方向10个、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方向11个。项目涵盖AI模型训练、城市交通系统优化设计、仿生嗅觉与视觉传感、智慧医疗设备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原创性强、产业契合度高、落地意愿明确等突出特点。
项目路演现场。
“此次活动不仅提供了项目展示舞台,更让我们看到了北京经开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生态优势。”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一位项目负责人在路演后表示,希望未来能与北京高校、企业探索更深入的合作路径。
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路演项目征集面广、参与热情高,最终遴选出的28个项目集中体现了京港澳青年科技人才的最新探索成果。下一步,经开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港澳地区在科技、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