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前瞻的融合创新方向之一,北京亦庄正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上提速快跑。当前,北京亦庄已汇聚300余家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态企业,产业链规模突破百亿元,占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半壁江山。融媒体中心推出“机器人在亦庄”系列报道,走进企业,共同见证在开放场景与庞大需求的强力驱动下,北京亦庄正加速成为孕育机器人产业未来、连接全球市场的创新策源地。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我们展出了一台煎饼机器人,平均每天收获超200份订单,5天的展会期间已摊出1000多张煎饼。”久秉机器人(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秉”)CEO于钦玮说。这台煎饼机器人,是“土生土长”的亦庄机器人,从前期多年的自主研发,到北京亦庄多部门助力实现其“持证上岗”,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北京亦庄的支持。经过持续迭代升级,久秉还将于今年9月发布第八代煎饼机器人。
机器人摊煎饼订单火爆
摊饼、翻面、刷酱、折叠、打包……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京东展区,久秉的煎饼机器人不到3分钟就能摊出一张香喷喷的煎饼,制作工序和真人一样,却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操作,等餐的观众排起长队。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久秉的煎饼机器人前的顾客排队购买。
自2024年10月正式投用以来,第七代煎饼机器人已在北京、河北、深圳等城市落地80余台。其中在北京亦庄,这款机器人已在瀛海地铁站、中航技广场常态化运营,为人们带来“科技+美食”的新奇体验。于钦玮说:“我们现在正通过线下+线上两个渠道推广煎饼机器人,不久前刚和京东达成合作,不仅上线了京东自营旗舰店,还以此为契机参加了世界机器人大会京东展厅的现场活动。”
迭代升级第八代煎饼机器人
一边推广落地,一边持续迭代。据于钦玮透露,久秉正基于现有基础开发第八代煎饼机器人,并计划在今年9月服贸会期间正式对外发布。
“根据消费者和运营人员反馈,我们进一步从煎饼口味、消费体验、机器人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于钦玮说。第八代产品主要升级了三个模块,分别是包装系统、辅料系统和面粉系统。
第七代煎饼机器人的出餐口位置较低,人们拿煎饼时需要弯腰,因此,第八代产品对包装系统进行高度改造,使得体验感更人性化。在辅料系统方面,第八代煎饼机器人通过采用重量计量、AI视觉算法等,改善了此前撒放辅料不均匀的问题。尤其是,第八代煎饼机器人升级了面粉系统,在白面基础上又增加了杂粮面、豆面两种,结合更多辅料选项,将煎饼口味从十余种提高到36种。
“新系统的升级,也使得产品结构集成度更高,便于运维人员换料和清洗。”于钦玮介绍道,“运维时间预计能从原本的一小时左右降低到半小时左右。”
加速奔向家庭具身智能
“一路走来,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北京亦庄帮我们解决了合规迈出商业化落地第一步的燃眉之急。”于钦玮说,“北京亦庄助推我们的煎饼机器人获批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有了首证突破和参照,我们第八代产品、乃至行业其他产品的审批流程才能越来越成熟、审批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随着新一代产品储备就位,市场推广也蓄势待发。“久秉在外地的工厂已建成落地,年产能规模达5000台。我们保守估计,到2026年7月,煎饼机器人落地数量将突破500台,目标冲刺2000台。”面向更长远的未来,于钦玮展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结合让餐饮安全和健康变得标准可控,我希望久秉的餐饮机器人能加速走向家庭具身智能场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