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北京博海康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海康源”)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MOCA常温消融技术产品“一次性使用静脉腔内闭合导管”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临床应用。此次MOCA消融技术(机械化学消融技术)的应用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接受该例手术的是一位78岁高龄男性患者,饱受右下肢静脉曲张困扰长达30余年。手术由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血管外科带头人蒋劲松教授及其团队实施,仅用时25分钟便顺利完成。蒋劲松教授介绍:“该患者因体型偏瘦、静脉位置表浅,传统热消融治疗存在皮肤灼伤风险,而传统抽剥手术创伤大、恢复慢。MOCA技术以其常温微创的特性,为这类特殊患者提供了更优、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MOCA消融技术是一种创新的非热、非肿胀麻醉微创技术。据博海康源有关负责人介绍:“MOCA技术是在特制的3F(1mm)微导管内设置高速旋转导丝,在超声引导下介入病变静脉内,导丝高速旋转的同时注入硬化剂。对静脉内膜形成机械摩擦损伤并促进硬化剂的分散,在机械和化学双重作用下使静脉闭合,整个过程在常温下即可进行。”
该负责人同时说道:“静脉曲张的传统治疗主要有手术剥脱、热消融(激光、射频)和硬化剂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创伤大、恢复期长、有神经与皮肤损伤风险、有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风险等问题。而MOCA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患者可以即做即走;避免了热消融带来的神经与皮肤热损伤风险;闭合率不低于传统治疗方法;无需昂贵的主机设备,适合各级医院开展等优势。”
据悉,MOCA技术早在2008年和2010年就已经在美国和欧盟批准上市。至2024年已在欧美市场累计销售超过13万套,但国内市场此前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博海康源今年3月获批上市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腔内闭合导管”是我国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领域首个MOCA技术产品,成功实现了在该领域国产替代的突破。
蒋劲松教授表示:“MOCA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高龄及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顺应了现代医疗对微创、快速康复的需求。这将为我国广大静脉曲张患者带来福音。”
除MOCA产品外,博海康源此前研发的精微冷刀系列产品同样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博海康源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大‘一次性使用静脉腔内闭合导管’的市场推广力度,推动其尽快在国内各个医院落地,惠及患者。同时,公司将持续专注于显微外科和外周血管领域,重点关注临床急需且存在市场空白的细分领域,强化研发创新,筑牢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的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