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经开区发布“两区”建设五年来成果进展,产业发展、外资外贸、营商环境等方面均交出亮眼“答卷”,实现跨越式发展,展现出“两区”建设多领域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
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王莹介绍,五年来,经开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精准服务实践,打造具有温度与活力的“亦庄模式”,多项举措获评全国及北京市创新案例,为“两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在政务服务升级上,成立全市首个营商环境建设局,设立“双组长制”,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打造全国首个“四智”(智能、智慧、智联、智享)政务服务综合体,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多头跑动”问题;深化亦企服务港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进阶。
政策服务体系方面,构建“产业专项+共性要素”政策体系,率先建成全市首个智能政策服务平台,打造“线上一网申报、线下一窗受理”的极简兑现通道。创新推出“免申即享”直达机制和“政策日历”智能推送功能,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政策兑现时间大幅压缩,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建设全市最大规模的公共智算中心,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开放优质数据产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监管模式创新上,在全市率先实施“四个免于提交”(免于提交纸质材料、免于提交重复材料等)改革,创新“风险+信用”监管模式,通过“综合查一次”整合26个部门执法事项,实现检查频次降低60%、企业合规率提升至92%,为企业营造了更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
未来,北京经开区以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四大提升,包括构建规则清晰的法治化生态,筑牢企业发展预期;打造精准高效的市场环境,实现政企良性互动;建设全球前沿产业首选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完善协同高效的配套保障,优化教育医疗、要素供给。同时,深化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加大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力度,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努力成为全球企业落户北京的首选地、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标杆”,为“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