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医药魔方、亦庄生物医药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本次峰会以“新十年 新征程”为主题,聚焦中国创新药从“跟随创新”向“源头创新”的战略转型,汇聚政府、医院、企业、投资机构等数百位行业决策者,立足过去十年行业发展成果和经验认知,结合时下发展瓶颈,探讨未来10年行业发展的破局出口。
院士专家齐聚共探创新药研发新路径
主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江涛作了题为《脑胶质瘤新药研发困境与突破》的演讲,深入剖析了脑胶质瘤药物研发的科学难点与临床转化路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特聘顾问、DIA全球董事、ZFIC联盟专家顾问李自力在《从创新到信任: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构建之路》报告中强调,中国创新药要走向全球需要企业、药监、临床三方面实现转型,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全球竞争力。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刘慧系统介绍了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政策体系,重点解读了《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等最新举措,强调政策将持续支持原始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随后的两场圆桌讨论分别围绕“中国FIC创新药:从量变到质变”和“中国创新药未来十年主战场:头对头研究”展开。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礼来、复宏汉霖、博迪贺康、第一三共、康方生物、强生等科研院所、学校、企业各领域的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创新药实现差异化、国际化突破的关键窗口期,需加强基础研究、优化审评与支持政策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
中关村FIC创新药战略发展联盟启动
“以让中国创新药惠及全球百姓为使命,构建全球化的FIC创新药赋能平台,打通关键资源与市场瓶颈,推动北京乃至中国源创新药的可持续研发、国际合作与价值实现。”峰会期间,中关村FIC创新药战略发展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发起人之一、医药魔方创始人周立运表示。
据了解,中关村FIC创新药战略发展联盟重点聚焦政策研究与环境营造、国际交流与战略引领、赋能平台与资本驱动三大业务领域,已汇聚悦康药业、舒泰神在内的40余个创始成员,这些成员企业共计覆盖618条创新药管线、172条FIC管线、273条全球前三管线、24条获得突破性疗法。
据悉,除开幕式和主论坛外,本次峰会还设置多个分论坛,覆盖投资回报、中国Biotech成长与进阶、商业化破与立、国际化突围等热点议题,并举办“中国创新药十年荣耀榜发榜仪式”,针对“行业引领生物医药园区”“行业引领投资机构”“行业引领CRO公司”“行业引领CDMO公司”“行业引领Biotech公司”“行业引领制药企业”“行业引领跨国药企”“行业引领创新药品”进行表彰。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加科思等多个经开区园区、企业和戈来雷塞等药品上榜。
2025北京论坛10月21日在经开区启幕
开幕式上,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已聚集各类医药健康企业超5000家,拜耳、赛诺菲、阿斯利康、GE、辉瑞、礼来等一批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落地生根;谢晓亮、雅克苏凯、谢良志、冯宇霞、王印祥、李锋等一众国际国内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团队在这里创业发展;艾米迈托赛注射液、罗沙司他等一批首创型创新产品正在加速涌现……经开区已初步形成规模集聚、体系健全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覆盖医药、器械、保健、服务等全产业链,是北京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北京经开区构建了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如《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等一系列创新政策在区内率先落地;今年,经开区还迭代发布了2.0版本的医药健康产业政策,面向创新药、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生物材料、脑机接口、未来健康等细分领域,覆盖概念验证、临床研究、注册上市、落地生产及市场推广、产品出海等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精准扶持,单个企业年支持上限达1亿元;此外,围绕科技、人才、金融、外资外贸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全方位保障企业发展。
“新十年”的征程已启航,该负责人表示,当前,北京经开区正高标准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全部落位,阿斯利康、辉瑞、礼来、拜耳等跨国龙头医药企业相继落地。2025北京论坛将于10月21日至25日在经开区召开,届时,经开区将对外发布新的一批头部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开放创新中心的落地。北京亦庄将坚定不移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以更加友好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良的环境,为广大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