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第四届锰基电池及关键材料研讨会(国际)暨产业合作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当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大国创先进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成立,并向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完成三项战略合作签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梁靓、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出席大会并致辞。
据介绍,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正全力支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北京亦庄·汽车智造创新城。锰基电池作为兼具资源禀赋、成本优势和性能潜力的下一代关键方向,正引领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此次研究院揭牌成立是聚焦锰基电池领域精心布局的又一重要创新载体,是经开区在构建“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海内外先进技术研发和产业交流合作的标杆。
据悉,研究院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创能惠通科技有限公司、时代北汽(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研究院副理事长兼院长尉海军介绍,研究院旨在引领电池科技创新,服务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在国家部委、北京市及经开区的支持下,依托国创中心的创新能力及资源、北京工业大学在锰基电池技术领域的积累以及上下游企业联动,建成集技术研发、工程化、产业化、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科技平台,促进北京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高水平原创成果的高质量转化和快速产业化。
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策文,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学良,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郭再萍担任副主任,以及6位资深专家担任委员。现场,研究院为孙学良院士、郭再萍院士等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研究院还分别与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枣庄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优势,在锰基电池材料研发、检测中心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本次大会还集中发布了一系列锰基电池相关成果,包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系列丛书的首本专著——《高能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由北京工业大学原创技术转化孵化的北京创能惠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以及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锰基材料和锰基电池系统,并设置了多场产业论坛与学术论坛,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锰基电池技术发展、应用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汇聚多方智慧,共促锰基电池及关键材料规模化应用。
此外,本次大会配套举办专题展会,吸引了产业链内20余家企业参展,促成多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务实合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