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路接连不断的红绿灯,如何精准控制车速带来丝滑出行体验?多车同车道通行时,后车如何洞悉前方环境并随时准备紧急避险?
近日,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路侧与云端的高质量服务能力,示范区专项运营平台北京车网携手李克强院士团队以及一汽、东风、吉利、蔚来、广汽、上汽通用五菱、北汽、上汽等车企,在北京亦庄的开放道路上完成了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C-GLOSA)与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C-AEB)共2项车路云一体化功能服务小规模上车测试验证。至此,北京车网已在示范区范围内落地了5类33项车路云一体化功能服务,累计参与功能测试示范的单位达30余家,持续助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协同发展。
在北京亦庄的开放道路上进行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测试。孙艳平/摄
01 提高效率: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实现“一路绿灯”
绿波通行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常见的导航软件会根据前方路口红绿灯情况推荐行车速度,使得车辆尽可能绿灯通过每一个路口。那么,依托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所实现的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C-GLOSA)又有何优势?
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C-GLOSA)测试。北京车网供图
“传统导航的绿波车速建议存在两大痛点,一是红绿灯数据多依赖大数据推算,很难获取实时动态变化的红绿灯信息;二是无法获取前方车辆排队长度、路口交通流密度等全局信息,难以基于实际排队情况计算建议车速。而在C-GLOSA技术下,云控基础平台不仅能直接接收信号机传来的实时动态数据以保障红绿灯信息的时效性,还能依托路侧感知设备,获取路口各流向车辆排队长度、密度等全局信息,从而计算出更智能精准、更符合实际的车速建议,提高行车体验和效率。”北京车网车路云一体化产品经理高梓雅表示。
功能实现上,在单车智能驾驶模式下,智能网联汽车遵循统一标准的车云通信协议,向云控平台上传自身位置、速度和行驶路径等信息,随即接收并执行云端下发的导航路线上不停车通行的车速建议,实现车辆自主加速、匀速或减速动作,最终以兼顾安全、舒适、节能的方式,平稳通过多个连续路口。测试数据显示,相比单车智能模式,搭载C-GLOSA功能的车辆几乎能实现测试路线上一路绿灯,平均全程不停车通过次数提升约50%,与带能量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相比,预期平均能耗至少降低5%。
02 保障安全: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兜底行车安全
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功能上车,不仅能节能提效,还能在兜底行车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消失的前车、盲区、跟车等复杂场景中,无论是人工驾驶还是单车智能驾驶,都极有可能因反应时间不足而引发碰撞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功能(C-AEB)能够支持提前识别隐患,显著增强车辆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C-AEB)测试。北京车网供图
C-AEB功能依托可靠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通过路侧感知设备实时获取道路动态,由云控平台完成全局风险研判与决策,车辆通过车载终端接收云控建议指令并执行制动。经测试,示范区路侧感知主要指标包括,感知时延≤200ms,综合定位精度≤0.75m,速度精度≤0.8m/s,航向角精度≤2.5°,为C-AEB功能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各家车企在测试中均可以成功稳定的避障,C-AEB这种云支持的避障不同于单车AEB这样极端的方式,而是可以比单车AEB提前发现风险,并向车端适时发出预警,同时给底盘域控制器发出减速策略建议,车端结合云端建议和自主决策,进行仲裁做出最终判断。全程减速表现出预知能力强、刹车强度低、速度平顺性好的显著优势,既避免了本车追尾事故,也避免了其他后车交通流追尾本车。”清华大学车辆国重实验室相关专家表示,“消失的前车场景中,基于路侧感知数据,云端稳定预测到了头车(静止障碍车)和二车(遮挡视野车)的碰撞风险,并给三车(自车)提前1秒(相比于单车自身发现头车的时机)发出了预警和减速指令,单车NOA由于依靠自身传感器,一般只能在二车换道露出头车时才能发现风险并开始制动。云端提前的这1秒,就是避免追尾事故的黄金1秒,这才是车路云在提升单车NOA行驶安全方面极具价值的体现。”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量产搭载“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车型是大势所趋。对此,联合行动工作组中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车路云一体化工作专班主任工程师张宇探表示:“此次,我们带着东风纳米01车型来北京亦庄测试,这里的道路、路口设施、网络等硬件配套都很适合实车测试,同时依托示范区提供的软件服务和支持也很完善。通过测试,能有效帮我们验证车路云协同算法性能,改善车辆通行安全、效率与能耗,进一步增强量产落地信心。”
03 示范推广:发挥网联赋能标杆效应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的先行者,北京车网在北京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工作办公室(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的积极指导下,结合车辆管理痛点与企业研发需求,于2023年围绕辅助信息交互、协同感知和协同决策等3个网联化技术等级,实现了消息展示提醒、路侧信号灯协同感知、动态盲区/遮挡协同感知、全局动态路径协同优化等4项功能服务的规模化验证;2024年,累计落地5类31项车路云一体化功能服务,吸引18家企业超310辆车参与测试验证。在同年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李克强院士代表国内首批20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联合体),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宣言(以下简称“一致行动宣言”),提出引导和鼓励新增量产车辆搭载网联功能。
自2025年以来,北京车网在北京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工作办公室的集中统筹下,积极响应一致行动宣言,联合李克强院士团队调研了十五家量产车企的共性数据需求,面向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C-GLOSA)与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C-AEB)2项功能在十余款量产车的示范应用,全面保障路侧数据质量与云控基础平台服务能力,向车企提供从研发验证到落地实践的全流程服务支撑,为车企未来量产搭载“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车型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北京亦庄正以“功能上车”为抓手推动“双智”融合,加速实现示范应用落地。截至目前,示范区在北京亦庄全域已形成覆盖车云、车路、云云等多服务链路的能力体系,助力打造车路云一体化新技术、新模式。
未来,示范区还将持续布局开放时空数据服务、全局交通数据服务等,赋能提升智能网联汽车通行安全与效率,推动相关产品与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不断扩大规模示范效应,进一步挖掘车路云一体化市场增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