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7
信息来源: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0-27
信息来源: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
10月19日至25日,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尖盛会——2025年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 2025)在杭州启幕。借大会东风,北京亦庄不仅亮相特色展台,还在会议期间举办“亦企向未来:亦・机器人交流专场”活动(以下简称交流专场活动),启动“2026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招募计划,推出“未来机域E-BOT HUB具身智能开发者社区”,以“政策+平台+生态”的组合拳,向全球传递北京亦庄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的决心与开放姿态。
01 专场聚智:向全球发出“亦庄邀请”
IROS 2025吸引全球700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亦庄机器人公司作为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在IROS 2025现场举办交流专场活动,汇聚了来自全球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搭建起全球对话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好生态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众行致远’。”在交流专场活动上,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全面推介北京亦庄及其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出携手共赢的“亦庄邀请”。
对此,IROS 2025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贺升出席活动并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亦庄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其扎实的产业基础与前瞻性的生态布局,为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落地应用提供了丰厚土壤。
推介环节成为产业资源对接的核心窗口。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代表详细介绍了世界机器人大会及往届成果,并向全球企业与专家发出参与2026年大会的邀请。同时,活动现场启动了“2026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招募计划,持续放大这一品牌赛事的全球影响力。
02 政策加码:真金白银破解产业痛点
“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北京亦庄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在政策解读环节,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亮出北京亦庄的“政策大礼包”。
据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四大方向10条举措,涵盖多重硬核支持:对校企共建和共性实验室最高支持500万元;对企业自主生产和销售的人形机器人,可按销售额10%补助且单家年补最高1000万元。
政策还创新性提出全域场景数据开放、“打样券”补贴、算力支撑等举措,针对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难题、开发者创新门槛等行业痛点精准发力。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同时以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店长身份,向全球机器人企业和人才发出邀请:“希望更多伙伴走进亦庄,与我们共同把握新机遇,携手共创未来。”
03 平台赋能:“未来机域”打造开发者创新沃土
活动现场,北京亦庄推出“未来机域E-BOT HUB具身智能开发者社区”(以下简称“未来机域E-BOT HUB”)。这是北京亦庄生态培育的重要载体。
据亦庄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李泽众介绍,“未来机域E-BOT HUB”以“汇产业之力、聚人才之智、育生态之基”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双驱服务。在线上,该平台提供开源数据库、场景对接等六大服务;在线下,该平台提供上万平方米空间,并配备共享具身本体与实验场地。此外,该平台还通过“大厂零距离”“技术开放麦”等活动矩阵,联动世界机器人大会等顶尖盛会,构建开发者创新沃土。
在权益保障上,该平台为个人开发者提供免费算力与开发空间,企业开发者可享受孵化器与加速器全流程服务,公司经评审每年最高可获3000万元补贴,实现“从代码到产品”全链路赋能。
04 展位互动:全产业链成果“一站可览”
在IROS 2025现场,亦庄机器人公司还设置特色展台,系统呈现从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布局——机器人商业综合体ROBOT MALL、“未来机域”平台等建设成果集中展示,“机器人大世界”IP文创产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生动传递亦庄机器人产业的生态魅力。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方向。北京亦庄以IROS 2025为窗口,向世界展示“300家企业、百亿规模、全链布局”的机器人产业实力。目前,北京亦庄已集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星海图、小米机器人等300余家机器人生态企业,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并通过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等实践,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加速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