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3
信息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微信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1-03
信息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微信公众号
“电子测量仪器就像‘听诊器’,能为AI、6G、量子、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电子设备做‘体检’。”北京亦庄企业中星联华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联华”)总经理程军强介绍道。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中星联华自研的多个国产高端仪器实现国内领跑:高速误码仪成为目前世界第三台、国内首台支持注抖加噪功能的高性能误码仪,多通道微波信号源产品率先助力“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问世。

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中,中星联华多通道信号源正在运行。
Part 01
电子测量仪器是什么?
“行业发展、工具先行,电子测量仪器对大众来说略显陌生,却是支撑AI、6G、量子等尖端科技发展的基石,堪称‘电子工业的幕后英雄’。”程军强表示。
他以AI大模型训练举例,道出电子测量仪器的重要性——“一小时的大模型训练,成本可达上亿元,一旦因硬件故障中断,损失难以估量。而电子测量仪器,能提前帮助电子工程师检测训练中所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互联性,为这些昂贵的硬件设备进行‘全身体检’,确保其健康上岗,从而防患于未然。”
过去,电子测量仪器行业长期由欧美占据主导地位,几乎100%高端装备依赖进口。面向这一困境与挑战,程军强在2009年创立中星联华,聚焦高频率、高速率、大带宽、宽频带测试测量领域,从无到有开始自主研发国产电子测量仪器。2015年迁入北京亦庄后,中星联华更是迎来转折点,程军强表示:“这里是我们的福地,高速误码仪、微波信号源等拳头产品都是在此研发的。”
Part 02
高速误码仪:世界第三台、国内首个

高速误码仪。
在中星联华的实验室里,一台有很多接口的精密“黑色小盒子”在进行算力安全的极限测试。程军强介绍道:“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高速误码仪,它实现了国产仪器的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台、全球第三台具备‘注抖加噪’等功能的高性能误码仪,今年还入选北京市‘首台套’。”
“高速误码仪就像‘数据质检员’。”程军强解释道,“它是高速数字通信与信号完整性验证的核心测试设备,能检测人工智能、高速网络、高清视频、智能驾驶等行业的海量数据能否在芯片间精准无误传输,精准计算误码率。”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误码仪仅实现信号传输的“常规体检”不同,中星联华的高速误码仪能进行“极限压力测试”。通过主动注入时序偏差抖动、添加信号干扰噪声,工程师就能在实验室里复现出恶劣的通信环境,从而提前暴露芯片与系统在设计上的潜在缺陷。
Part 03
量子、6G等领域成为增量市场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AI、6G、量子、智能汽车、星网建设等领域成为电子测量的新增市场。”程军强表示。其中,中星联华自研的多通道相参微波信号源产品,助力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
通俗来说,该产品就是为量子计算原型机发出所需微波信号的设备。程军强给出一个浪漫的比喻:“在‘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过程中,操控量子比特如同指挥一场在原子尺度上的‘量子芭蕾’。信号源设备提供的极致同步与可控的微波信号,能精准操控和激发量子态,助力超导量子计算机最终演绎出计算结果。”
一方面,多通道相参微波信号源能为超导量子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相位参考,减少重复校准时间,提升研发效率;另一方面,该产品能精准调控每一个信号源,实现个性化、高保真的量子操控。
中星联华成为北京亦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最亮眼的创新切片之一。近年来,北京亦庄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引领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仪器的创新突破也将带动整个下游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从最初为国外企业做零部件配套,到如今形成覆盖微波信号源、高速误码仪、采集记录回放系统、信道模拟器等6大品类的产品矩阵,我们在北京亦庄成长为国内电子测量领域高端研发类仪器头部供应商之一。”程军强表示,“这里有产业链、有政策,还有‘有需必应’的支持和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助力。”
面向未来,中星联华信心十足。程军强表示:“电子测量行业有个共识:测量仪器‘领先被测对象10倍性能’才算合格。这意味着国产高端测量仪器的真正对手不仅是当下的国际巨头,更是未来的、尚未诞生的下一代技术。我们必须永远保持‘追赶’和‘超越’的姿态。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国产化是关乎国家安全和科技创新的共性问题,下一步,面对AI、6G、量子、自动驾驶、航空航天等领域最新需求,中星联华计划联合高校、研究院等开发专用芯片,进一步满足仪器的高速计算需求,致力于在射频宽带、高速互联的应用领域中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