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4
信息来源: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1-04
信息来源: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
在近日举办的2025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上,北京市集中发布了一批新落地重点项目。强生、百时美施贵宝、默克、西门子、GE医疗、飞利浦、安斯泰来七家外企共同选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进一步壮大区域外资企业阵容。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已聚集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530家外资企业,外资研发中心达109家,占全市总量的四成。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落地项目呈现出‘能级高、聚焦前沿、生态协同’三大亮点,显示出外资企业正将在北京亦庄的发展从‘客场’转向‘主场’,信心持续增强。”
从项目能级来看,多个项目成为企业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首个或最大研发创新中心,例如强生计划在北京亦庄设立亚洲首个科创中心及亚太最大医疗器械培训中心,西门子落地在华首个开放式AI创新中心,安斯泰来设立在华首个研发中心。
在创新方向上,项目普遍聚焦全球产业前沿领域。默克将在北京亦庄设立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重点引进罕见病疗法创新管线;GE医疗打造中国首个影像设备创新孵化器,发挥链主作用,推动核心零部件本土创新;其他项目也广泛布局AI制药、数字医疗、放射性药物等新兴赛道。此外,各项目均注重与本土优质资源的深度对接,通过与医疗机构、企业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着力构建“研发-临床-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

GE医疗创新孵化载体正式挂牌。资料图
完善的产业生态与高效的企业服务,是吸引外资落地的重要因素。此次落地的七大项目均为国际知名药企的投资项目,北京亦庄作为全市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承载区,目前已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超5000家,构建起从研发、生产、服务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同时通过产业、政策、金融等要素深度融合,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在外企服务方面,今年,北京亦庄推进外资政策迭代升级,更新出台了“外资新六条”政策,注重外资主体本地融合发展,为外资企业“在亦庄、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更加集成的政策支持。设立外资外贸服务专区,实现“极简审批、极优服务”,覆盖企业从设立发展到日常生活的全周期需求。与此同时,北京亦庄打造“亦庄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我为外企找市场、找资本、找人才、找资源”系列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依托“亦企杯”体育赛事、端午节主题日、外企迎新年晚会等文体活动,增强外籍人才归属感,积极营造“亦庄一家人”的开放融合氛围。

外籍人士在北京国际人才服务港办事窗口办理相关业务。资料图
“未来,随着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的投入运营,经开区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开放协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与服务机制,为外资企业提供从落地孵化到发展壮大的全周期解决方案。推动外资企业实现从‘单一工厂’向‘研发+总部+制造’的复合功能升级,从‘为中国’向‘为全球’的战略跃迁,确保外资企业在经开区不仅能落地生根,更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