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科研机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行为分析中心高子龙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胡霁团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谢敬敦团队合作在《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Oxytocin neurons mediate stress-induced social memory impairment”的论文,揭示了催产素神经元在应激下调节社交记忆的新功能。
该研究通过实时监测自由活动小鼠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PVN)催产素神经元钙活动,发现与社交和奖赏刺激相比,足部电击、悬尾、束缚等应激刺激能够更强烈地激活这些神经元。在束缚过程中,小鼠的挣扎行为与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活动高度相关。
研究还发现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在应激引起全脑神经元响应的神经环路中的功能。通过对束缚应激的小鼠进行全脑c-fos染色,发现在应激过程中抑制室旁核神经元可以显著降低应激引起的与应激和社交相关脑区神经元的过度活动,这提示催产素神经元的活性在应激激活多个脑区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此外,进一步行为学分析发现,连续3天的束缚应激可以损害小鼠的社交记忆,而在束缚应激过程中光遗传/化学遗传特异性抑制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可以减少应激诱导的社交记忆损伤,这提示应激导致的催产素神经元的过度激活可能是社交记忆障碍的一个重要机制。
过去有报道认为催产素可以缓解应激、改善社交。然而,该研究表明,应激会导致催产素神经元的过度激活,这可能对社交记忆产生不良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催产素神经元可能存在某种稳态调节机制,过低或过高的激活状态都可能对社交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意味着简单地使用催产素治疗社交障碍可能并不总是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因此,针对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精准的催产素治疗策略可能是必要的。
图示:此研究分析了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对多种刺激的反应模式,揭示了催产素神经元在应激调控社交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为理解其生理功能和治疗应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上海科技大学胡霁研究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谢敬敦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行为分析中心高子龙主任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詹姝璐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支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