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城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城一区”枢纽型主平台
近年来
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创新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上企业881家占全区三分之一
营业收入4301亿元占全区比重超6成
税收占全区比重近4成
工业产值占全区比重超4成
“两谷一园”取得众多成就
生命谷连续三年获评“年度生物医药标杆产业园区”,入选北京市第一批重点产业集聚区;
能源谷零碳城市建设案例纳入国际标准草案,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重点产业集聚区;
沙河高教园获评全市唯一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未来科学城跻身2024全国科技城
百强榜前三
独具特色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形成了独具昌平特色的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领衔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1个国家实验室
1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7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17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315家央企及其分支机构
11所入驻高校
(74个整建制学院、127个一级学科、9.5万名在校学生)
5.8万名创新人才队伍
独具创新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模式
形成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联合成果转化模式。
3大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清华国重基地、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未来大学科技园)
55个医药健康领域各类共享服务平台
107家科学家创办企业
265家高校成果转化企业
400余项创制国际、国家标准
16000余件获评有效专利
独具发展优势的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形成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医药健康产业突破1000亿元
先进能源产业超过2400亿元
先进制造产业达到1600亿元
独具战略引领的未来产业布局
提前布局了一批高成长新赛道,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合成生物
8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
10个共性技术平台
入选北京市未来产业育新基地
机器人
50余家机器人创新企业
100亿元产业收入
机器人产业园一期实现封顶
6G
发布《昌平区6G创新产业集聚区行动计划》
预计形成300亿元6G关联产业规模
数据传输将再提速10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