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列为国家战略任务。北京昌平未来科学城作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核心承载地,凭借顶尖科研资源、产业生态优势和政策创新活力,在美丽经济、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6G等“未来赛道”中展现出强劲潜力。
攀爬百级阶梯、侧踢腿
踢足球、四级风中稳定行走
......
最近一段时间里
人形机器人纷纷从实验室走出来
出街展示各种新的技能
未来科学城首个人形机器人也“出新招”
松延动力N2实现双足多场景
连续空翻、跳跃、奔跑
“小小”身材蕴含无限潜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与此同时,“具身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入要培育的“未来产业”中。
作为北京未来星科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星科创投基金”)首个直投项目,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延动力”)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松延动力的创新实力,更凸显了星科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创”战略的前瞻性与实效性。
01
技术突破引领行业
投后增值成效显著
松延动力研发的N2人形机器人集高精度运动控制、仿生关节设计与AI自主学习能力于一体,以“极致性能+超高性价比”重新定义行业标杆。其机身采用轻量化铝合金结构与高强度复合材料,整机重量仅30kg,高度1.2m,却可完成3.5m/s高速奔跑、单脚跳及连续后空翻等高爆发拟人动作,堪称“运动健将型机器人”。
N2科技内核亮眼
自由度分布
全身18个自由度(单腿5个、单臂4个),通过精简设计减少冗余重量,结合仿生抡臂动作优化空翻姿态,大幅提升动态性能;
关节性能
关键关节扭矩达≥150 N·m,赋予机器人极强爆发力与抗冲击能力,可承受落地时数倍自身体重的冲击;
抗摔设计
采用强化脚踝部件与球轴承结构,减少摩擦磨损,确保数十次空翻训练后仍保持硬件可靠性;
成本突破
通过颠覆性降本技术,价格下探至3.99万元,为全球最便宜的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目前已获超500台订单。
该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展览展示、文旅导览、安防巡检及科研教育等领域。星科创投基金于2024年完成对松延动力的投资,并推动其入驻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加速产能落地与商业化进程。
02
多领域投后项目齐头并进
基金生态效应凸显
除松延动力外,星科创投基金在先进能源、智能制造、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也取得显著进展,目前正在有序开展相关领域项目投资工作。星科创投基金通过“产业+资本+生态”模式,为被投企业提供场景对接、政策资源与战略指导。
松延动力以未来科学城为产品加工试验中心,率先落地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机器人AI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速集聚,共同探索在宣传展示、物业安防、商业休闲、文化娱乐、户外公园等方面的应用空间,树立未来科学城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先行先试、创新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03
“全程陪跑”赋能企业
科创生态链持续完善
星科创投基金秉持“深度投后服务”理念,从技术验证到量产落地全程赋能。同时通过战略指导与资源整合,协助企业优化业务模式、拓展市场渠道,加速实现商业化落地。
202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与“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未来科学城母基金总规模达370亿元,通过‘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模式,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制造、6G、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力争到2025年撬动社会资本超千亿元。
下一步,未来科学城还将继续锚定国家战略,深化完善基金生态圈建设,聚焦前沿科技,用好基金矩阵,从“基金池”里孕育“产业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以技术长板突破行业瓶颈,为北京市及昌平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星科创投
星科创投基金作为未来科学城集团首支直投基金,成立于2024年,聚焦先进能源、智能制造、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管理规模超亿元。该基金以“投早投小投科创”为核心策略,通过“产业+资本+生态”模式,助力科技企业成长,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未来星科创投基金将继续深耕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核心领域,重点布局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新兴赛道,构建创新生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