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昌平区以“实干争先、砥砺奋进”的工作态势,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二季度以来,全区各重大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多地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开足马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首个机器人产业园项目
初具雏形
“截至目前,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二次结构及屋面工程也已全部完成,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周伟介绍。
作为北京市2024年“3个100”重点工程和集中推进的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之一,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经历一年的高质量建设,一期工程完成情况良好。在建设中的园区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建筑外立面粉刷、幕墙及外窗安装作业,部分建筑的外观已经初见雏形,同时室内机电管线、室外市政管道等施工也在加紧推进,力争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周伟介绍,该项目针对机器人企业需求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空间环境,建成后将成为机器人企业高度聚集的特色园区,以承接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打造覆盖集“研发+生产”全链条的机器人产业成果转化基地,支持昌平区构建机器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生态。
智慧工地赋能工程建设
提质增效
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项目同样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现场,近400名工人正在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工地上进行着土护降与主体结构的交叉施工。
“我们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8%,二季度末将正式进入主体结构建设阶段,预计年中完成地下结构封闭,年底前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项目负责人刘博介绍。
该项目共包含教学培训、公寓、食堂等6栋单体建筑,是中国石油“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工程。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施工阶段创新引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无纸化办公和对施工现场的一体化智能管控,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教育、科研创新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区,为加强石油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和党建研究等提供坚实保障。
工业芯片生态建设
助推先进制造产业发展
在南邵镇的国网智芯公司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建筑底板的防水卷材铺设、钢筋绑扎以及塔吊基础施工等作业。作为昌平区重点推进的产业升级项目之一,这个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的园区将集成生产、展示、仓储及办公等功能。
“项目自今年2月开工以来,已超前完成了8万方基坑土方开挖任务。”承建方中泰建工(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占军介绍道,“我们计划在年底实现全面封顶,整体将在2026年竣工,2027年正式投用。”据悉,该产业园将在未来服务于芯片研发、测试与封装,以及智能终端与模组产品的生产,对昌平区构建工业芯片产业生态、打造国际领先的工业芯片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据区住建委消息,2025年,昌平区重大项目共计100项,其中65项续建项目已全面复工,复工率达100%。35项新建项目中已开工15项,开工率达42.9%。泰康生命园养老中心、北师大昌平实验学校等重点项目均按期开工,顺利完成一季度开工任务。
一季度,昌平区重大项目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7亿元,同比提高31.2%,完成全年进度的30.2%,完成建安投资46.8亿元,同比提高28.6%,完成全年进度的23.6%。
随着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深化,昌平区正以昂扬的姿态冲刺二季度。未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加速区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为加快“四区”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