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1 日
北京为科学智能发展再添 “强引擎”!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也是未来三年北京市发展AI for Science的路线图。
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今天发布了——
同一天
借着“行动计划”的政策东风
(行动计划全文及一图读懂见今天后面推送)
“拥抱 AI・新质引擎-AI 驱动企业智能服务升级”
玻尔科研空间站推介会
在北京未来科学城成功举办
DeepSeek的科研版本?
1分钟搞懂“玻尔科研空间站”
当国内AI大模型DeepSeek以“数学推理天花板”刷屏时,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科研版图里,一个名为“玻尔科研空间站”的硬核平台正在掀起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革命。它既是DeepSeek的“科研兄弟”,更是北京抢占全球科学智能高地的超级引擎。
AI for Science的“北京答案”:
2021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BISI)联合AI for Science领军企业深势科技,打造了全球首个跨学科科学智能开放平台——“玻尔科研空间站”。该平台以量子物理奠基人玻尔命名,寓意用AI重构科学发现的“底层逻辑”,其核心能力恰如“DeepSeek+超级实验室”的融合体:既具备大模型的通用智能,又深度集成材料、生物等领域的科学规则与高精度算法。
从“实验室孤岛”到“科研元宇宙”:
玻尔空间站依托北京市布局的“怀柔科学城-中关村AI算力集群”双枢纽,构建了“算法+算力+数据”三位一体底座。据《北京市科学智能发展规划(2023-2028)》披露,该平台已汇聚超20个国家级科研团队,开放近百个科学智能模型库。例如在新能源领域,科学家通过平台AI分子模拟工具,将燃料电池催化剂研发周期从5年缩短至3个月;在生物医药领域,其蛋白质结构预测精度超越传统方法40%以上。
北京市科委主任曾用“科学界的‘北斗系统’”形容玻尔空间站——它不仅是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科学智能基础设施,更标志着北京在AI for Science赛道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跨越。当DeepSeek在通用AI领域攻城略地时,玻尔空间站正以科学智能的“北京范式”,重塑人类探索物质本质的边界。
(数据来源:北京市科委《科学智能白皮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开资料)
本次推介会是“智领未来”北京人工智能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与深势科技共同主办,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未来科学城集团协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国资委、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出席。
来自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鞍钢北京研究院等未来科学城央企及首钢集团、京能集团等市属国企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参加活动,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研发企业、高校科研人员等嘉宾针对AI驱动企业智能服务升级方面分别作了主题报告,组织央国企代表围绕“AI for Science加速物质科学范式演进与研发革命”主题开展闭门研讨。在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 AI for Science 赋能科研创新达成了广泛共识,AI for Science 带来的不仅是工具革新,更是科研范式的系统性升级。
本次活动聚焦企业智能化转型痛点,通过深度研讨与案例实践,探索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后续未来科学城将积极推进推进算力集群建设、创新资源导入、产业创新联盟组建,打造AI for Science基础设施体系,加速智能科研范式变革,促进原始创新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