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政企沟通合作
书写双向奔赴互利共赢发展新篇!
2025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
共商政企合作大计,共谋高质量发展未来。8月5日,以“融合创生态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经济参考报社党委委员李佳鹏,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出席并致辞。
林剑华表示,近年来,昌平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北京市率先建立“见投即贷”投后赋能服务机制,启动创建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持续擦亮“昌通办”营商品牌,去年北京市区级营商环境评价中,昌平区在登记财产、产业创新等领域为全市树立了标杆。接下来,希望昌平区继续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首要标准,扎实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让更多企业能感受到北京服务的力度深度和温度。
李佳鹏表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昌平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践行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点燃的是区域发展的引擎。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媒体的独特作用,运用好调查研究的看家本领,聚焦昌平区改革创新实践,讲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昌平故事”,为行业和企业提供高水平、高价值的思想和决策参考。
刘晓东表示,昌平发展基础坚实、发展动能强劲、发展活力充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繁荣之城、科创引领的未来之城、产业向新的活力之城、美丽宜居的品质之城、昌盛平安的幸福之城。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昌平区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主线,秉持“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迭代实施8个版本、1242项工作措施,以政府服务做“加法”,换来企业负担做“减法”,打造企业发展优良环境。希望广大企业家一如既往看好昌平、信赖昌平、投资昌平,在产业升级上出谋划策、在投资兴业上大显身手、在招商引资上牵线搭桥,实现企业自身成长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携手共建科教引领、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
未来科学城亮点一:轨道上的科学城
昌平作为轨道上的城市,建成及在建轨道线路8条,规划了20个轨道微中心,轨道运营里程超130公里、位居平原新城首位,形成了与中心城区的半小时通勤圈。
未来科学城作为轨道上的科学城,现有3条地铁线昌平线、地铁8号线,地铁17号线。今年,未来科学城西区还将开工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地铁19号线二期北延。未来,还将建设S15号线、17号线支线等。
未来科学城亮点二:特色产业园
昌平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围绕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科创金融、科技服务业的培育需要,形成了以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生命谷、沙河高教园“两谷一园”、中关村昌平园、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等重点功能区为主体的“H”型产业空间布局,通过科学规划、机制创新、载体建设、产城融合及政策协同等多维度发力,构建了一套系统性、精准化的产业空间支撑及服务体系,高效匹配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聚焦不同产业领域,昌平建设了多个专业园区,企业可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入驻。
国际医疗器械城总建筑面积超120万㎡。东区43万㎡已投用,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精准医疗领域,建设研发办公楼及GMP厂房,每栋自成一体,可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目前已入驻爱美客、佰仁医疗、爱博医疗、图湃医疗等一批高精尖企业。西区位于“生命谷”创新走廊也是G6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南侧为双流路,往北可通过水南路与京藏、京新高速相连,交通便捷;规划总用地面积约61公顷,将建成80万㎡的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
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总建筑面积8.13万㎡,是集研发中试、成果转化、生产制造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重点承接“能源谷”科技成果转化,招引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企业,已入驻宿迁时代、汇博机器人、松延动力、蔚来汽车等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与能源谷央企研究院集聚区形成功能互补,助力科研成果就近就地转化。
北京机器人产业园(昌平)一期建筑面积6.5万㎡,采用“机器人+智慧运营”方式,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和应用场景,将打造成北京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园区,满足机器人企业办公研发、中试生产、展示应用等多样空间需求。
科兴高精尖成果转化基地以“生命之树”为主题建设的高标准生命科技园区,总建筑面积达12.3万㎡,包含5栋生物医药标准厂房和2栋办公研发楼,园区内配备办公会议、餐饮、健身、公寓等服务性设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硬件条件。
北大医疗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2万㎡,位于生命科学园核心区,由各类医药实验室、中试平台、动物实验室、创新性孵化器及配套设施组成,与北大国际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和北医六院等三家医疗机构紧密联动,构建了产学研医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可为入驻企业提供科研成果的快速孵化、临床试验等方面的资源服务。
未来科学城亮点三:总部办公楼
保利未来大都汇是未来科学城最高建筑群,外部展呈150米“天空之城”的建筑形态,项目主要包括35.23万㎡的超甲级办公楼、5万㎡的五星级酒店及服务式公寓,10.3万㎡的精品购物中心及地铁商街。华润科创大道总建筑面积70万㎡,有8栋写字楼、2万㎡主题商街、人才公租房3栋以及高品质住宅6栋。
未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6万㎡,共7栋写字楼,周边有2.5万㎡商业休闲街,包含员工食堂、咖啡店、健身房、书店等。
未来视界总建筑面积约17.5万㎡,涵盖总部办公、创意独栋、星级酒店、活力商街等多种业态,共6栋写字楼。
未来公元总建筑面积约23.6万㎡,打造办公/人文生态/科技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约9.6万智慧办公楼(5栋)。
大会发布了昌平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方案、昌平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十条”、“新昌景 创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昌平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场景,推介了昌平区招商项目及产业政策、“昌慧达”人工智能政策计算器,现场为10名“营商监督员”颁发聘书,“营商监督员”代表和企业代表还进行了发言。区委常委、副区长柳强,辖区200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
点击未来科学城视频号主页
观看2025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直播回放
会上
一系列助力企业发展的
方案、场景、项目及政策纷纷发布
其中
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 “宜商十条”
尤为引人注目
想知道这 “宜商十条”
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又将如何为企业发展赋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