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The world Humanoid Robot Games) 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迎来收官之日。
经过三天赛事的激烈角逐
来自五大洲的16个国家280支队伍
在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
共26个赛项中
展开了487场精彩绝伦的比拼
产生了26枚金牌
为全球观众
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
科技与体育融合的视觉盛宴
从开幕式到赛场
从展馆到幕后
未来科学城高校、企业、研究院
全程闪耀冰丝带
它们成为人形机器人创新的中坚力量
摘金夺银、导演璀璨
沙河高教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未来科学城沙河高教园入驻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组委会核心承办成员之一,在本次运动会中承担了高校参赛组织、外围赛赛项承办等多项核心工作。学校在沙河校区牵头组织了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舞蹈专项赛暨运动会外围赛预选赛,吸引了19所高校32支队伍参与,最终8支优秀团队成功晋级,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注入了高校活力。
信息科大派出涵盖7个学院的145名师生、16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团队,参与17个小项的角逐。学校的光炽队与德国HTWK队联袂呈现的全球首个机器人5V5足球表演赛,成为开幕式亮点。
学校多支机器人战队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科技盛宴中表现抢眼,不仅斩获外围赛集体舞蹈赛冠军、自由搏击季军,更在主体赛中拿下足球5v5第四名、足球3v3第八名、田径 4×100 米接力第八名等佳绩,彰显了学校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强劲实力。
冠军时刻:机器人跳出“人类级”默契
在外围赛事中,来自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mimic”队的程钰、钟兰婷两位同学,带着她们的“模仿者”机器人惊艳全场。这支以“复刻人类美感”为目标的队伍,把舞蹈动作拆解成数百个关节指令,从抬手幅度到转身角度,追求与人类舞者的同步率。汗水终成星光,“mimic”队凭借对机器人动作的精准控制和高水平配合,在集体舞蹈赛中荣获冠军。
信息科大机器人战队
季军荣耀:搏击场上的“AI 武者”
北信科队则在自由搏击赛场展现硬核实力。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航老师带领研究生贾丁鸣、王淇艺,在仅有六天的训练时间里努力拼搏,认真训练,积极备战,最终实现了对机器人生疏操作到最后“人机合一”的转变。在赛场上,他们认真分析对手,详细制定反击策略,为机器人设计了 “稳准狠”的战术 —— 常规打击精准卡位,高难度腿部动作出其不意,最终荣获外围赛自由搏击季军。成员感言“探索人形机器人技术无限可能,推动AI与实体交互边界”。
足球赛场:硬核技术铸就辉煌
这支由机电学院与光电学院11名师生组成的战队,在秦宇飞、燕必希、戴丽萍三位指导教师带领下,深耕类人足球机器人结构设计、机器视觉、步态规划及行为决策技术。作为曾在RoboCup赛场积累多项荣耀的精英战队,他们突破了国外多数队伍 “先追球、再调姿、最后触球” 的分步式控制模式 ,研发新型运动控制策略,实现了平移与旋转控制的解耦协同,机器人在追球和路径跟随的同时,会实时优化自身朝向,在靠近球的过程中同步修正姿态,这一策略在实际比赛中得到验证,有效缩短了控球至出球的响应时间。
“Blaze” 光炽队:代码与战术的巅峰对决
此次征战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5V5全AI决策足球赛,光炽队凭借高灵敏视觉感知算法和时空间触觉差分解析算法,展现出卓越的赛场实时应变能力与高效攻防转换响应速度。在小组赛中,光炽队结合多场3V3机器人足球赛事积累的丰富经验优势和特色化足球比赛战术规划,先后以4:2战胜对手清华普瓦实验队、以2:0战胜澳大利亚rUNWwift+Nubots队、以4:2战胜新加坡RoboErectus队、以3:0战胜荷兰Dutch Nao Team队。在8强进4强的比赛中,以3:0战胜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跻身全球四强。队长魏方德表示:“这个成绩是对我们多年技术积累的最好证明,每一次算法优化、每一次结构调整,都为今天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I-Kid”队:技术沉淀闪耀赛场
由8 名成员组成的 “I-Kid” 机器人团队,在燕必希老师指导下长期活跃于 RoboCup 等国际顶级赛事并多次斩获冠军。团队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在算法优化、机器人结构设计和系统稳定性上不断突破。本次赛事中,“I-Kid” 队延续高水准发挥,凭借精准的动作控制、灵活的赛场战术与默契配合,成功闯入 3v3 足球竞技项目小组赛前八强,展现了我校在国际智能机器人足球领域的深厚技术沉淀。
田径赛场:机器人速度与稳定的双重挑战
由学校牵头,联合北京警察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组成的“四维穿梭者联盟”参加了4×100米接力赛。面对短跑爆发与长跑耐力的双重挑战,团队机器人表现稳定,顺利完成接力传递,在20多支强队中最终获得第八名,体现了在机器人动力控制与精准协调方面的技术能力。
接力赛上的 “默契担当”Games
在医院场景-医药分拣技能竞技中,
中国矿业大学的北京北矿梦之队
成功晋级决赛,最终获得第二名
还有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队伍以及
北京十一学校等中学力量
同样在赛场上展现出蓬勃的创造力
松延动力—机器人产业园
赛事期间,未来科学城北京未来星科创业投资中心首个直投项目——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延动力”)松延动力 (NOETIX) 战队代表北京市出征,以两金一银的骄人战绩,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赛场惊艳亮相,荣登总奖牌榜第三位! 这不仅是中国机器人企业的荣耀时刻,更是未来科学城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培育创新沃土结出的丰硕成果!
【赛场高光时刻:硬核实力,技惊四座】
立定跳远冠军 (1.25米) - 金牌:
松延动力新款人形机器人 E1 凭借出色的爆发力和平衡控制能力,以1.25米的优异成绩一举夺魁!这沉甸甸的金牌,是对E1卓越运动性能的最佳证明。
NoetixRobotics松延动力小顽童跳远再夺一金!#松延动力 #机器人达人秀 #机器人马拉松
自由体操冠军 (41.6分) - 金牌:
堪称本次赛事的“名场面”!身高1.2米的“小孩哥” N2 在自由体操赛场上化身“全能战士”,流畅完成了分腿跳、转身跳、前空翻、后空翻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动作精准,姿态优美,引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最终,N2以41.60分的绝对高分强势夺冠!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分数比所有其他参赛队伍在该项目上的得分总和还要高!这枚金牌含金量十足,也印证了自由体操作为赛事最高难度项目的地位。
NoetixRobotics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第二个比赛日中,小顽童凭借动作超高难度系数以巨大优势夺冠!#机器人运动会#松延动力
单机舞蹈亚军 (95.3分) - 银牌:
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碰撞!松延动力携手北京舞蹈学院,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英歌舞的精髓,通过机器人N2小顽童的精准舞步精彩呈现。传统艺术的刚劲有力与现代科技的灵动流畅相得益彰。最终以95.30分的高分摘得银牌,与冠军仅有0.1分之差,虽败犹荣,展现了中国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独特魅力。
NoetixRobotics《小顽童英歌舞》总成绩95.30分,仅比冠军少0.10分#机器人运动会#松延动力#小顽童
两金一银,奖牌榜NO.3的成绩单
是松延动力技术团队
日夜攻关、追求卓越的最好回报!
关于松延动力
松延动力Noetix Robotics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制造的科技公司,于2023年9月成立于中国北京,公司核心创始人员来自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公司自研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算法等,为人形机器人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公司还聚焦于提升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和感知计算能力。目前已实现机器人高速拟人奔跑、仿生人形机器人流畅交互,以及泛化上肢操作等效果。
【合作伙伴招募-与松延动力共赢未来】
实力背后的支撑:北京力量,厚积薄发
松延动力的闪耀,离不开北京市及昌平区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的前瞻布局与鼎力支持:
政策沃土: 北京高度重视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站位高、支持力度大,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培育了一批像松延动力这样的优秀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人才引进、场地支持、投资基金等多维度的政策扶持,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坚实后盾。
“北京军团”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运动会奖牌榜前三名的队伍,均获得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支持。这充分证明了北京在识别和培育机器人领域未来之星方面的精准眼光和强大实力。
以赛促研: 北京积极推动像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这样的国际性机器人赛事,为全球顶尖团队提供公平竞技的舞台,不仅加速了行业技术的迭代发展,也有效引导公众关注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潜力。
机器人产业园:作为北京未来科学城核心区的重要产业载体,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是未来科学城集团自建自营的产业标杆项目,也是北京市“一南一北”机器人战略布局中,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的核心支撑。园区聚焦“1+5+1”产业体系建设: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引领方向,重点突破医疗健康、家用服务、特种作业、工业协作、仓储物流五大整机应用领域,同步强化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目标在2026年助力昌平区实现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一期效果图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一期坐落于未来科学城西区,紧邻生命科学园、沙河高教园等创新高地,是北京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枢纽。园区一期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底交付),通过首层6米层高、大型货梯、高速客梯等定制化设计,充分满足机器人企业研发测试与量产需求;同时规划建设“无人值守园区”,部署导览、安防、清洁等20余个内部应用场景,为入园企业提供覆盖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测试平台。
赛迪研究院—“金牌场景策划”
作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承办单位之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赛迪研究院”)依托在机器人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负责赛项设计、比赛规则制定、赛场和训练场搭建、参赛队伍邀约组织以及裁判人员培训、参赛队伍水平摸排、赛前训练调试组织等全流程技术工作。赛迪研究院机器人检测实验室团队为运动会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团队充分发挥国家级第三方机器人检测机构的技术优势,在执裁指导、技术支持、规则解读、宣传报道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赛迪研究院负责规划设计26个赛项中的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共3类19个赛项并负责100米障碍、场景类赛项训练场的标准化搭建与运营管理。在主体赛事的100米障碍赛设计中,赛迪研究院机器人检测实验室设计了石子路、木块路、上下楼梯、连续过木杆、连续斜梯等丰富多样的障碍地形,可以充分检验人形机器人多样的过障碍能力。
▲赛迪研究院搭建的医院药品分拣场景
在设计场景赛训练场环境时,赛迪研究院机器人检测实验室设计了工厂物料搬运、医院药品分拣、酒店清洁服务等具体场景,可以充分检验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中的综合能力。例如,在酒店清洁赛事中,参赛机器人选手需要从起点出发,推下门把手进入房内,尽可能多且尽可能快地将散布在家具上的矿泉水瓶、一次性饭盒、易拉罐等垃圾扔进垃圾桶内,评委将根据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时间和精准度进行打分。
▲赛迪研究院搭建的搬运场景
除了紧锣密鼓开展训练场建设,依托在机器人赛会举办方面积累的实战经验,赛迪研究院机器人检测实验室为保障赛事顺利开展,还为各参赛队提供赛前调试及训练服务。
赛迪机器人检测实验室正在围绕智能机器人不同质量特性设计多维测试训练指标,搭建基于真实作业工况的多类型实景化测试场景,面向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部件等提供“场景搭建-测试训练-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标准规范”标准化闭环式专业服务。
明年8月,未来与机器人有约
2026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再见!
闭幕式上,冠军机器人集体亮相,接受全场的欢呼与敬意。智芯缓缓降落并收回封存,标志着第一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闭幕,现场同时发布了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6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计划,为这场盛会画上句号的同时,也点燃了大家对下一届赛事的期待。
下一步,未来科学城将聚焦机器人产业生态构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速产业研发与成果转化,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支撑北京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将北京打造成为全球机器人应用标杆城市。
机器人跑出一小步
人类科技一大步
让我们向所有
未来科学城参赛单位表示祝贺
明年再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