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新城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环”,发挥着内联中心城区、外携津冀的重要节点作用。2025年初,北京市出台了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等五个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明确提出要以“四项赋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以“五子”联动提升发展能级,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节点。
9月16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的2025年北京市“平原新城创投行”系列活动启动。活动旨在搭建精准、高效的投融资对接平台,聚焦平原新城产业发展,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活动首站走进昌平区,举行了昌平区重点企业、项目融资推介会。
首站为何选择昌平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张德明表示,将昌平区选作“平原新城创投行”活动首站,主要着眼于昌平区雄厚的发展基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昌平区创新资源集聚成势,城市活力持续释放,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十四五”以来,昌平区GDP年均增速达6.2%,今年上半年更以7.1%的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张德明介绍,平原新城建设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昌平区重点企业、项目融资推介会,是北京市“平原新城创投行”系列活动的首站,接下来还将在顺义、大兴、房山、亦庄等区域陆续展开。
多个领域,征集74个优质项目
平平了解到,昌平区主要围绕生命谷、能源谷、沙河高教园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开展重点企业系统摸排工作,共征集74个优质项目,涵盖医药健康、先进智造、先进能源、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具体包括:
医药健康方向项目25个,总投资194.3亿元,融资需求32.6亿元。
先进智造方向项目13个,总投资111.7亿元,融资需求9.9亿元。
先进能源方向项目19个,总投资85.5亿元,融资需求13.2亿元。
未来产业方向项目17个,总投资122.0亿元,融资需求15.1亿元。
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柳强表示,昌平区产业体系根基扎实,已构建起“3+2+1”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智造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持续领跑,合成生物制造、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抢先布局;科技服务、科创金融两大现代服务业精准赋能;文旅农融合产业特色凸显,第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34.3%、65.2%,形成要素齐备、链条完整的产业生态。
融资推介,签约金额达2.5亿元
推介会上,安达生物药物开发(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清钙钛矿光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融资推介。
北京京国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未来科学城先进能源和智能制造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和北京易加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昌平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和北京中科先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2.5亿元。
平原新城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北京市将持续加大对平原新城的政策支持、要素配置、资金保障力度,不断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发展能级和宜居宜业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大平原新城的宣传推广力度,生动讲好新城故事,全面展现新城机遇,广泛汇聚优质资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