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6日
中国航天大会在上海举办
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
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
同步开启航天科普展
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通过模型、实物等形式
全方位展示
我国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
以及商业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
海淀区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聚集于此,已初步形成涵盖卫星研制、地面站与终端设备、卫星测控、卫星运营、“通导遥”应用等除火箭发射外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航天技术实力和产业资源处于全国领先。活动现场,苍宇天基、航天宏图、微纳星空、紫微科技等一批海淀区商业航天企业纷纷携最新技术成果集体亮相。
01 海淀制造·星海启航
苍宇天基带来的首发GEO卫星“苍宇一号”可谓是“重量级”参展嘉宾,这颗卫星设计总重达1.7吨。据了解,苍宇天基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高、中轨道天基信息传输系统建设与运营的商业航天公司,公司规划由4颗GEO卫星、6颗MEO卫星和3颗IGSO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基信息传输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天基测量控制、数据传输、信息互联等服务。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系统首颗商业高轨中继卫星已进入投产阶段,计划于2026年实施发射。该中继卫星可为低轨星座、运载火箭等用户提供高效天基测控与数传服务,不仅将显著提升用户效能,更将拓展我国商业航天的应用场景。
路过微纳星空展区,观众纷纷被一把金色的“大伞”吸引。这是企业研制的新一代甚高分辨率轻型敏捷SAR卫星——泰景四号05星的模型。据介绍,泰景四号05星具备更强的观测能力和图像采集效能,其高分辨率影像能准确监测获取非常细微的细节特征,具备单次过境20个以上目标区域的成像能力,可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遥感数据服务,将在灾害精细监测与评估、智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商业智能分析、海洋监测、公共安全、测绘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微纳星空泰景卫星型号总师常武军告诉记者,“泰景四号05星不仅外观像伞,进入太空后也会有一个‘开伞’的过程。在发射时这把‘大伞’处于收拢状态,进入太空后再逐渐‘打开’,这样能够极大节约火箭整流罩里占用的空间,节省运力。不仅如此,为了减轻卫星在发射时的‘负担’,通过一体化轻量化设计,整颗卫星的重量控制在350千克左右。”
现场还展示了公司研制的中国首颗商业Ku波段SAR卫星——泰景四号03星。泰景四号03星最高分辨率达到亚米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成像技术不受光照和天气条件影响,可以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成像,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地球观测、城市规划、农业监测、灾害评估等。
商业卫星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在航天宏图展区或许能找到答案。航天宏图是国内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企业,公司规划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多层次、多模式混合遥感卫星星座——“女娲星座”。现场集中展示了航天宏图卫星全产业链成果,包括女娲星座建设、卫星数据产品、国产化替代遥感处理软件PIE、卫星遥感全行业应用及无人机低空经济产业布局等。
在展区的众多展品中,PIE-U15 Pro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广泛的应用潜力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的目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无人机集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飞行的优势于一体,既能在狭小空间内灵活起降,又能进行长距离、高速飞行,大大拓展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
“这款无人机可以搭载多种传感器和设备,如正射相机、倾斜相机、光电吊舱、大气传感器等,在自然灾害救援、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得力助手。”航天宏图无人机事业群副总经理和书慧介绍道。
作为我国首家民营太空飞船公司,紫微科技携带多舱段B300系列小型商业货运飞船组合体(留轨舱+返回舱+节点舱+柔性舱构成)亮相展会。据介绍,B300系列小型商业货运飞船载货能力为300kg,载货空间1.2m³,配备智能货舱管理系统,满足100个载荷服务能力的需求,可用于空间科学试验平台,该组合体计划于今年10月发射并验证其在轨服务能力。
紫微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组合体作为突破性的空间试验平台,具有灵活性强、低成本和应用维度广的特点,并支持模块化扩展。它满足太空生态制造的发展需要,通过“太空加工”的概念助力微重力科学、太空生命科学、空间新材料加工、空间新技术验证、太空育种等相关太空应用拓展和成果转化。
02 精工铸星·硬核基石
展览现场,卫星零部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内商业航天姿轨控领域头部企业,易动宇航携自主研发的空间电推进系统及机电系列产品亮相展会。其中,国内首款商业级控制力矩陀螺(CMG)已于2024年12月实现在轨应用,实现了在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领域的重要突破。
“控制力矩陀螺就像给卫星装上‘电动方向盘’,输出力矩是传统飞轮的几十倍,让卫星‘指哪转哪’,适合需要快速转身的遥感卫星。”工程师向记者介绍道,“传统卫星调整方向每转一次身都要消耗珍贵燃料,燃料用完卫星就‘瘫痪’。而CMG系统则依靠太阳能供电驱动,可无限次重复使用,遥感卫星拍灾害时能‘秒速转身’,效率提升几十倍。”
公司市场人员表示,经过数年攻关,易动宇航成功研发了多款飞行器姿轨控系统产品,适配不同大小的卫星平台。据统计,目前已有近百套装置应用于包括中国卫星网络系统、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任务和众多商业航天项目。
03 卫星管家·‘箭’指苍穹
在商业航天产业链中,卫星/火箭测运控是重要一环,影响着发射后能否成功执行任务。现场,航天驭星展示的卫星/火箭测运控系统和通信产品,彰显了其在卫星运营管理方面的强大实力。
航天驭星是我国首家集商业化航天测运控技术研发、航天通信产品制造和航天器在轨运营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方案提供商,已建成包含60余套自建地面站设备的商业卫星测控网,在我国商业卫星测控服务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航天驭星已经为吉林一号、武汉大学珞珈系列卫星、谷神星一号系列火箭等470颗星/箭提供服务,在国内商业航天测运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副总裁曹梦介绍道。
从小型商业货运飞船组合体
到新一代甚高分辨率轻型敏捷SAR卫星
从垂直起降无人机到卫星测控系统
从低空经济到商业航天
……
海淀“天团”
在本届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普展上
向世界展示了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
相信未来在海淀企业的不断奋斗下
海淀的科技“金名片”
一定会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