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6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聚焦“技术演进、临床应用与全球化路径”,覆盖腔镜、骨科、脊柱、介入、AI等多个细分领域,集中展示了手术机器人在系统化发展和多场景落地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行业共识。
大会首次发布《2025手术机器人白皮书》,从“工具进化、术式重塑、支付机制、制造实力与人才培养”五大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指出,尽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采购决策更为审慎,但手术机器人作为具备战略价值和技术含量的创新品类,正逐步迈入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的成熟发展路径。
期间
大会颁布了
“全球医疗机器人系列奖项”
旨在表彰在产品创新、临床实践
与国际拓展中表现突出的企业与个人
罗森博特、衔微医疗等企业
以及北京理工大学杨健团队等获此荣誉
该奖项已连续举办三年
逐步形成行业重要风向标
此外,大会还举行了“医疗机器人研究成果出版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与MedRobot共同发起,未来将围绕术式重构、工程基础、交叉融合等方向,推动手术机器人知识体系的系统沉淀。
主旨报告环节汇聚了来自头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临床一线的30余位嘉宾,他们就“精密控制、术中导航、术式优化、智能培训、准入机制”等议题展开技术分享,并围绕“机器人手术落地的机制建设”进行专题讨论,系统解析了中国高端医疗技术在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所面临的反馈、监管接受度以及能力建设等一系列挑战。
本届大会
不仅搭建起高水平的产业交流平台
也为下一阶段国产手术机器人的
高质量临床应用与全球化嵌入
凝聚广泛共识,积累宝贵经验
期待更多企业
在技术进阶与国际拓展之间
找到新的平衡点
也在不断变化的临床需求中
打造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方案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