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4
信息来源:中关村科学城微信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1-14
信息来源:中关村科学城微信公众号
一台机器人稳稳端起咖啡杯
另一台正在组装精密零件
这不是科幻电影
而是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
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决赛的
彩排现场
11月17日至18日,这场号称机器人界“奥林匹克”的赛事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拉开帷幕,近百支顶尖战队将在真实场景中展开终极对决。

11月13日,记者提前探访大赛备战现场,发现整个赛场已化身为机器人主题乐园。六大实景赛区准备就绪,各参赛队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调试,空气中弥漫着科技与竞技交融的紧张氛围。
机器人“彩排”现场超有戏
“往左一点!”
“手再稳一点!”
“漂亮!”

在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的家庭服务赛区,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队员正全神贯注地调试他们的“家务小能手”。只见机器人灵活抓取散落各处的物品,精准归位于指定位置。更让人惊喜的是,这台机器人看到记者时,还俏皮地招了招手,这个充满“人情味”的互动瞬间萌翻了现场。

这份看似轻松的“人性化”操作,背后藏着不少科技玄机。工程师通过交互设备实现对远程机器人的实时控制,让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复刻人类意图。


“通过遥操作精准抓取物品,不仅是对机器人的考验,更是对控制人员的极限挑战。”公司算法工程师王镆涵向记者揭秘。他指着操作区解释:“在控制区和机器人操作区中间有一块隔板,工作人员无法直接看到机器人的操作现场,只能通过电脑屏幕上‘机器人视角’的图像进行操作。而机器人配备的270度鱼眼相机带来的图像畸变,让画面与人眼所见完全不同,这对操作人员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转战隔壁的工业制造赛区,气氛更加紧张。灵心巧手的机器人“老师傅”正在自主练习精密零件组装,机械臂运转如行云流水,灵巧手精准抓取每一个微小部件,娴熟程度堪比经验资深技工。
“工业场景对精度要求极高,我们为机器人配备了今年新发布的高精度灵巧手,专门应对工业制造的严苛需求。”公司算法工程师崔仲勋透露。更令人惊喜的是,灵心巧手本次还承担了大赛遥操作赛项“官方合作伙伴”的重要角色,提供了11台机器人设备,在比赛期间全程护航,为选手们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机器人“开盲盒”挑战大小脑对决上演终极脑力赛
“帮我拿一下胡萝卜!”
“帮我拿一下苹果上面的物体!”

在“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区域,此起彼伏的指令声与密集的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决赛前最后的备战图景。这里没有硝烟,却充满紧张与期待——闯入决赛的队伍正对大模型进行最后调适,为即将到来的“脑力终极对决”做最后冲刺。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数据组研究员谢绍玄向记者介绍:“‘具身大脑’赛项将比拼机器人的‘思考深度’,从空间感知到任务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在用数据和算法重新定义智能的边界;而‘具身小脑’赛项则更注重执行力的淬炼,通过真机测试检验模型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与进化能力。”
本赛项中,高校团队成为该项目的主力军。各队伍基于智源RoboBrain2.0-7B与RoboBrain-X0两大技术底座进行独立开发,在算法创新的道路上各展所长。
最令人期待的是,决赛现场特别设置了“开盲盒”环节!谢绍玄透露,现场题目分为三个梯度:基础题考验机器人抓取常规物品的泛化能力;进阶题挑战对空间方位的精准理解;而终极挑战则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惊喜”,选手们在决赛前完全不知道具体内容——这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检验,更是对临场应变能力的极致考验。
现场,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参赛团队正在连绵的键盘声中做最后冲刺。团队成员郭家承专注地盯着屏幕,一边调试一边分享:“我们师兄弟四人组队参赛,现在既紧张又期待。”他坦言,在备赛过程中与其他高校队伍的思维碰撞让大家收获颇丰,“每一次敲击键盘,都是在向理想中的智能更近一步。我们享受这个过程,也期待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在这场智慧与技术的盛宴中,每一次敲击都是思维的火花,每一个调试动作都是为明天的精彩绽放做最好的准备。
三大赛道不只是比赛,更是未来生活预演
你期待中的
机器人管家、咖啡师、维修工
距离现实生活还有多远?
本届大赛的三大赛道
正在给出答案
据了解,围绕“劳动最光荣”这一主题,赛事设置了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具身智能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三大赛道,完整呈现了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全过程。
在“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中,一边是聚焦“思考中枢”的“具身大脑”赛道,致力于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更精准;另一边是专注“行动中枢”的“具身小脑”赛道,确保机器人不仅能思考,更能完美执行。两大方向共同推动机器人实现从“想得到”到“做得到”的跨越。

走进场景应用赛区,仿佛置身未来世界!这里覆盖六大场景、15项任务,全面检验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的实战能力。在自主完成类赛项中,机器人化身“全能选手”:精准检测车身、娴熟调制咖啡、灵活递送物品;而在遥操作类赛项中,选手们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原料搬运、危险品处置等任务,上演一个个机器人“真干活”的名场面!

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这里还能看到从学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学术前沿赛道汇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奇思妙想,多足机器人、创新算法等前沿技术让人大开眼界;产业生态赛道则集中展示智能传感器、灵巧手等核心部件,展现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硬核实力。从实验室的灵光一现到生产线的成熟产品,这场赛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智能科技走进我们的生活。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大赛最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看到了产学研各界的深度碰撞。很多展示不仅技术领先,更重要的是瞄准了真实场景中的痛点问题,让人真切感受到技术正在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
各路英雄齐聚中关村每个梦想都值得被点亮
这场堪称机器人界“武林大会”的科技盛宴,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交融!高校实验室里的科研天团带着最新的理论成果,产业界的实力派企业亮出即将量产的硬核产品——在这里,你今天看到的任何一个展示,或许明天就会真正改变你我的生活。

据悉,经过激烈角逐,从全国150余支顶尖战队中脱颖而出的99支精英队伍,如今已齐聚中关村,准备展开终极对决。企业界的灵心巧手、睿尔曼智能、灵御智能等科技企业带来了高精度灵巧手、智能关节模块等创新产品,学术界的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顶尖学府展现出深厚的研发底蕴,更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队等校企联合战队,完美诠释了何为“跨界创新”。这阵容,这配置,堪称机器人领域的“全明星PK”!
大赛200万元奖金池只是点燃创新梦想的第一把火!记者还了解到,获胜团队还将获得完整的成长支持体系,包括与顶级投资机构的精准对接、进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实习机会,以及园区入驻、创业辅导等全方位服务。
正如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不仅要选出最优秀的团队,更要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毕竟,每一个机器人梦想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值得被全力托举。”
在这里,获奖不是终点
而是梦想启航的起点
或许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新火花
就将在本次比赛中被点燃
还在等什么?
11月17至18日
快来现场和未来交个朋友
一起见证
机器人如何从“实验室宝贝”
变身“干活小能手”
共同畅想
那个由智能机器人陪伴的美好明天
扫描下方二维码参加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