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
信息来源:中关村科学城微信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1-21
信息来源:中关村科学城微信公众号
11月15日,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迎来里程碑时刻——国内首艘全尺寸商业载人飞船试验舱“穿越者壹号”(CYZ1)舱体正式下线,将承担国内首次全尺寸载人飞船着陆缓冲关键技术验证任务。这一突破由国家级商业载人航天项目唯一获批民营企业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穿越者”)实现,标志着中国商业载人航天从方案论证迈向系统落地的实质性进展,为未来太空旅游时代的加速到来奠定技术与工程基础。

聚焦“最后一公里”
攻克安全返回核心挑战
“穿越者壹号”(CYZ1)试验舱,直径约四米,高约三米。作为该领域的首次全尺寸尝试,其舱体结构复杂而精密,由上顶盖、侧壁壳体、环框、圆肩壳体、大底、气瓶支架组件等多个部分构成。在没有成熟模板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从每一个单机设备的选择,到各部组件的设计、测试与系统验证,穿越者团队都需在未知中探索,其每一步都堪称中国商业载人航天的新实践。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试验舱采用了独特的双曲面侧壁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飞船再入返回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性能,使其飞行更加稳定,还巧妙地为舱内争取了更充裕的航天员活动空间。同时,舱体采用薄壁整体硬壳体结构,满足轻量化和高强度的双重严苛要求。一方面,控制自身重量,以满足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与返回过程的载荷限制;另一方面,具备足以抵御载人飞行返回、触地瞬间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的高强度特性,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这对看似矛盾的要求,恰恰是载人航天器结构设计必须解决的核心难题。
“体积和重量的增加,意味着系统设计更复杂、集成度更高、制造精度要求更极端。”穿越者技术团队负责人坦言,“本次下线的舱体不仅是验证未来飞船着陆缓冲核心技术的试验平台,也是承载和牵引‘穿越者’系列飞船未来结构技术发展的核心载体。如此高的定位,使得研制工作挑战空前。”
为了攻克薄壁大直径结构在焊接过程中易变形、难以保持精确外形的行业难题,团队历经十余轮方案迭代,最终成功掌握了薄壁焊接、内部应力精确控制与高精度成型等一套关键技术,将核心结构的制造精度稳定地控制在毫米级别。从基础材料的遴选,到具体制造工艺参数的确定,每一次调整与优化都经过了多轮严谨的仿真分析与地面试验,确保了从蓝图到实物的每一个环节都坚实可靠,深刻体现了团队严谨、务实的工程哲学。
以人为本
定义“云感着陆”新标准
穿越者成立于2023年1月11日,是中国首家专注于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研制与太空旅游运营的商业载人航天科技企业,以“让人们安全、快乐、便捷地进入太空”为使命,目标成为“引领亚洲、影响世界的商业载人航天科技企业”。
在追求技术极致的道路上,穿越者始终将“人”置于一切思考的中心。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他们选择了一条国内尚无先例的技术路径——致力于实现名为“云感着陆”的返回体验。“我们追求的,是让返回舱着陆的瞬间如同落入云朵般平稳柔和,最大限度地降低航天员的身心负荷。每一次从浩瀚太空归来,都应成为一次从容、优雅的抵达。”穿越者创始人兼CEO雷诗情在阐释其愿景时说道。
雷诗情强调,“穿越者壹号”(CYZ1)试验舱的下线是公司从图纸上的“设计”迈入实体“工程”制造领域的关键里程碑。着陆缓冲系统被普遍视为载人航天器研制中“最后一公里”的终极挑战,它是守护太空旅客安全返回地面的最后一道物理屏障,其技术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任务的最终成败。接下来,它将承担起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完成国内商业航天领域首次全尺寸载人飞船着陆缓冲关键技术的地面验证。
当东方美学邂逅宇宙星海
如果说极致的工程技术赋予了返回舱坚实的躯体,那么深厚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设计则为其注入了动人的灵魂。返回舱以“梦想之舟”这一充满诗意的命名,源于穿越者团队对航天事业人文温度的执着追求。
雷诗情回溯了千年之前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瑰丽梦想,并表示,这艘试验舱不只是一个冰冷的工业产品,更承载着人类亘古以来向往星空、探索未知的梦想之舟。为了将这份梦想具象化,穿越者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教授团队参与设计,以敦煌飞天壁画中飘逸的舞带为灵感,运用充满张力的水墨笔触,在舱体上勾勒出婉转流畅的云纹图案。这套独特的舱体涂装,既形象地呼应了“云感着陆”的技术理念,又巧妙地将穿越者的品牌视觉元素自然融入其中,实现了功能寓意与艺术美感的完美统一。
穿越者的品牌Logo同样蕴含深意。它源自穿越者公司的英文“InterstellOr”尾字母“O”与“r”的创意变形:“O”象征局限人们的小小世界;而“r”则形如一个迈步探索的“人”字,倔强而坚定,寓意每一位敢于突破的人皆可成为“穿越者”。同时,“O”是地球、轨道,也是飞船,把“人”温柔环抱其中,清晰地传递出企业“以人为本”的核心初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舱体上最终的涂装并非由机器喷涂,而是由团队成员亲手绘制完成。

此外,著名书法大师汪钟鸣为“穿越者壹号”(CYZ1)试验舱亲笔题写了“云感着陆”四字以及“穿越者圆万户飞天梦,星舰船探银河无垠疆”的豪迈诗句,为这项顶尖的硬核科技注入了浓郁的东方美学气韵和文化自信。
“对穿越者而言,这艘飞船既是硬核科技的结晶,也是极致浪漫的宣言。”雷诗情总结道,“未来的太空体验不应只有科技的硬度,更要有美学与人文的温度。这条‘飞天’飘带连接着古今东西,象征理性与感性的握手、科技与人文的碰撞、工程与艺术的融合。今天,我们以这艘‘梦想之舟’ 回应千年前先人对苍穹的发问。探索星辰大海的终极意义并不仅仅是技术的远征与征服,更是让最前沿的科技最终服务于人,让人类文明的壮丽画卷,在无垠的太空中书写出更具温度、更加动人的新篇章。”

随着试验舱下线,穿越者即将启动国内首次全尺寸商业载人飞船着陆缓冲关键技术地面验证试验。雷诗情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商业载人飞船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中国在太空旅游领域的国际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幻梦,到如今触手可及的星辰之旅,穿越者以技术与艺术的双翼,托起人类探索宇宙的永恒梦想。正如雷诗情所说:“探索星辰的终极意义,是让科技回归于人,在太空中书写更具温度的人类文明新篇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