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
《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2024年—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漷县在医药健康产业领域的雄心壮志和战略蓝图。该《规划》由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与漷县镇政府共同编制,旨在通过构建完整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将漷县打造成北京市乃至全国领先的“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谷”。
01 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决策部署,依据《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制定本《规划》。
02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规划主要包括漷县镇中心区组团和觅子店组团两部分,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组团10平方公里,觅子店组团3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4年至2030年,为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未来七年的发展提供纲领性指引。
03 总体思路与目标
总体思路:顺应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化、数字化、生态化发展趋势,围绕高端制造、健康服务、未来健康三大赛道,构建“432”产业体系,打造具有领先优势的“医产协同发展示范先导区”和“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谷”。
发展目标:到2030年,集聚区医药健康产业取得显著进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优势突出;专科特色服务、医药辅助服务、综合健康服务三大医疗服务产业初具雏形;合成生物、AI+医疗健康两大领域形成突破,基本建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
04 产业布局
按照产城融合、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思路,形成“一核四区三园”的空间布局:
一核:中央活力区(CAZ),重点发展商务办公、生活居住、文娱休闲等功能。
四区:高端医药智造区、全程健康服务区、未来拓展区、觅子店综合发展区。
三园:一方健康谷、益生祥明产业园、智汇中心产业园,分别聚焦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AI+医疗健康等领域。
05 产业体系
构建“432”产业体系,即四大优势产业(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三大医疗服务产业(专科特色服务、医药辅助服务、综合健康服务)、两大未来健康产业(合成生物、AI+医疗健康)。
06 重点举措
建平台:设立“三平台两中心”,促进医产协同创新转化。
谋联动:建立新型开放合作体系,加强区域协同、市区协同和京津冀协同。
强链条:加强链主企业生态构建,建立梯次培育机制和资源整合体系。
导资源:创新产业引育策略,建立MAH新型招商平台,探索协同招商。
活要素: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申报两业融合试点,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提升行业影响力,完善产业环境品质。
07 保障机制
强化协同推动:成立医药健康产业专班,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
争取政策支持:结合全市“两区”建设,争取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
做好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做好企业扶持、空间拓展等方面的资金保障。
加强督导考核: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绩效任务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
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实施,将为漷县乃至北京市的医药健康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也标志着漷县医药健康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充满希望与挑战。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漷县有望成为全国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高地,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