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科技大会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产学研界的嘉宾围绕“‘数据要素+AI’双轮驱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主题展开研讨交流,共商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大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有效提升了金融监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科技思维,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证券期货业务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精准地为实体经济和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本市场服务,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竹林在致辞中表示,深入推进“数据要素×金融服务”,加快数据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对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积极研究制定推进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等政策文件,着力完善制度规则、培育经营主体,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奠定基础。
在论坛发布环节,举行了第一批“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试点项目发布仪式。此次试点共有11个项目入选,涵盖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股权市场的主要业务方向,旨在推动数据要素相关技术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的应用实施,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以及业界的嘉宾围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主题展开交流,共同探索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新方法。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副司长刘铁斌表示,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新技术在提升市场效率的同时也使得金融交易日趋复杂化,给金融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引领,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杨天若分享了张量人工智能应用在人-机-物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张量的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杨天若表示,“从应用示范上来说,张量主要应用于交通和智能制造,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希望和大家合作,能够更好地应用到金融场景。”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健华分享了金融行业数据共享的实践做法,提出开放金融的四个实施路径,即完善开放金融的制度安排、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形成数据共享的激励机制以及丰富数据使用的应用场景。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信息官谢晨在主旨演讲中提出数据要素流通仍面临一些挑战,分享了证券公司在数据要素流通与数据智能应用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并从数据要素的提供方、消费方和流通方三个角度对资本市场要素流通作了展望。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副司长蒋东兴、深圳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喻华丽、中信证券首席信息官方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郑晓龙、华为中国区政企副总裁兼首席数据官(CDO)何达炳等嘉宾围绕“人工智能+证券期货业:应用与公共服务模式”主题展开对话交流,为深入推进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证券期货行业的应用提出真知灼见。
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论坛是金融街论坛年会的一部分,由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中证数据公司、中证技术公司承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