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昌平区南口村东南方向的老爷山上,71岁的左成朝着连长隆桂铨的墓碑深深鞠躬。
这里是1937年南口战役罗芳珪团与日军交战的前沿阵地,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罗芳珪团的战士们毫不退让、英勇杀敌,一个排的战士打光了,后面的战士继续顶上,战斗激烈时,老爷山一天就失守又夺回反复数次……
战争的硝烟散去,南口镇和平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大厂”相继建成投产,鹿牌保温瓶等产品畅销全国,南口成为红极一时的工业重镇。如今,“三大厂”蝶变成清华南口国重基地,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落地投用。
南口这片红色热土,正沿着科技复兴的道路加速向前。
实验室内仍保留碎玻璃回收仓,现已成为艺术装置。南口镇供图
抗战岁月
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进攻
左成是南口机车车辆厂退休职工,他和他的父亲、爷爷都是南口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前些天,记者跟随左成一同登上老爷山,来到80多年前南口战役的最前线。
穿过宁静的南口村,老爷山脚下草木葱茏,眼前,一条小径若隐若现,是上山的小路。夏季雨水丰沛,山上的植被疯狂生长,小路已经被枝叶藤蔓掩盖,左成递来一根路边捡的木棍,我们扒开枝叶徒步向前。
老爷山不高,山路蜿蜒曲折,慢行数百米,很快到达山顶小平台,眼前豁然开朗。“瞧,那里就是关沟,西侧是太行山脉,东侧是燕山山脉,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手指西北方向,左成介绍。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急于扩大战果,目标直指北京通往山西、内蒙古的交通枢纽——南口。为阻止日军向西北扩张,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三军抢防南口,在上百华里的地域布防6万多官兵。1937年8月7日,日军向南口及其沿线长城要隘发起进攻,南口战役打响。
老爷山所在的制高点,正是两军交战的前沿阵地。战斗中,日寇凭借其优势兵器飞机、坦克、大炮等,每日向我阵地倾泻数千发炮弹、炸弹,依山修筑的工事,刚修好就被毁,再修好,再被毁。但中国军队凭借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以步枪、手榴弹、大刀与敌军拼杀,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之惨烈、残酷,惊天地、泣鬼神。
南口战役历时近20天,至8月26日结束,中国军民以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5万人,打乱了日寇的作战计划,使其“三月亡华”的美梦破灭。南口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在我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荣的一页。
正在建设中的清华南口国重基地。记者 孙云柯摄
发展时代
“三大厂”记录工业荣光
与记者同行上山的,还有南口退休职工张秀平。站在山顶平台上,她将目光转向南侧,那边不远处的关沟河畔,一座现代化的科学新城正在加速建设。其前身,是南口赫赫有名的“三大厂”,张秀平退休前所在的鹿牌保温瓶厂就是其中之一。
张秀平的思绪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她1980年进厂,2008年退休,在3车间的生产线上负责组装暖瓶,一干就是28年。“我刚进厂子那会儿,效益最好啦,光我们车间一天就能生产8000只暖瓶,旁边的澡堂子甚至都改成了生产车间。各省市订货的大货车排队,从厂里一直排到厂外。”忆当年,张秀平的语气间透着自豪,“鹿牌保温瓶最为出名,在当时家喻户晓,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鹿牌保温瓶厂为代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工业厂房在南口相继建成投产。不仅包括平板玻璃厂、鹿牌保温瓶厂、汽车钢圈总厂这出名的“三大厂”,还有南口农场、水泥机械厂、南口面粉厂、昌平化肥厂等,南口也因此迅速发展成为京北的工业重镇。
左成工作时所在的南口机车车辆厂,历史更是能追溯到1906年由詹天佑创建的京张制造厂,在当地,大家俗称它为“南口大厂”。发展至今,“南口大厂”的历史已超过百年,见证了南口工业的发展历程,现已改为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时至今日,左成依然住在“南口大厂”职工楼,左邻右舍都是过去的工友同事。“工业繁荣的时候,南口镇可是人人向往的好地方,说各地口音的人都有。”左成说。
塑造城市复兴新地标
2000年以后,随着南口“三大厂”逐渐关停,南口镇工业的辉煌渐渐消退。直到2023年,一度沉寂下来的南口迎来发展新机遇——昌平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城市更新的方式建设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国重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
走进正在建设当中的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原鹿牌保温瓶厂大门旁的喷泉,仍和往常一样跃动喷涌,过去保温瓶厂的迎宾楼现在变成了展览会议中心,二楼的沙盘上描绘了这片老厂区蝶变发展的美好蓝图。
在首批完成改造投用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会议室门前保留着一处沉淀着岁月痕迹的碎玻璃回收仓。过去,这里是平板玻璃厂的浮法玻璃生产车间,生产剩余的碎玻璃从上面汇入回收仓中,然后送到下部传送带运走重新烧制。如今,这套装置被保留下来,成了新型实验室的艺术装置,寓意城市更新中的新老融合。
昌平区发改委主任蒋玮介绍,目前,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配套办公用房已顺利交付,部分师生已入驻开展试验。今年年底前,还有区域与流域生态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将完工,实现一、二期整体投用。
以服务科学家为核心,昌平区还借鉴哈佛、剑桥、斯坦福等世界级大学城建设经验,围绕国重基地重点打造南口“科学家小镇”,规划设计了一百余万平方米的配套服务区,包括11条城市道路、学生及教师公寓、2所9班幼儿园、由清华大学承办的36班小学和完全中学、科学家公园等。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建成后,将与未来科学城、北大新校区等片区联动支撑“三城一区”原始创新走廊与协同创新发展走廊建设,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打造产业转化新高地,塑造城市复兴新地标。
“经过城市更新,清华大学的实验室入驻,老厂房一下子焕发了青春,让我们特别高兴,南口的未来更有盼头了。”张秀平说。
跨越时空的对话
左成:英雄壮歌激励着我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口人,我的心里始终难以忘却在南口战役中以血肉之躯抵御日军的英雄烈士们。这次重登老爷山,我特意到陆军第八十九师五二九团第三营七连连长隆桂铨的墓碑前看看,送上鲜花,寄托思念。
南口战役开战前夕,我的爷爷曾作为本地向导,为抢防南口的中国守军介绍地形地貌,当时就登上过老爷山。由于时间非常紧张,爷爷带着官兵转了两三天,战斗就打响了。爷爷带着家人投亲靠友,跑到门头沟避难。
开战后,老爷山这处高地迅速成了前沿阵地,双方反复争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当时,日军派出了大炮、坦克、战车,但中国守军官兵从未见过坦克这种“铁怪”,硬是靠着血肉之躯与坦克搏斗。在老爷山阵地上,五二九团第三营七连官兵几乎全连殉国,连长隆桂铨也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一直到今天,我的家里还珍藏有当年战争留下的炮弹碎片、步枪弹壳,这都是我从附近的山上捡来的。这些弹片尽管已经锈迹斑斑,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外壳仍锋利异常,依然能窥见当年战争枪林弹雨的残酷。今昔对比,我深感当今和平年代来之不易,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壮歌,一直激励着我们。(记者 孙云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