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动态
1 对接全国重点实验室,各分园在行动
9月8日,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举办“朝阳区全国重点实验室座谈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多家中科院实验室及特色产业园代表参会。会议围绕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展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园区发展建设处强调特色产业园应常态化对接成果项目。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科技创新处介绍区域创新政策与服务支撑体系。各实验室分享转化情况,建议组建技术经理人团队,加强人才对接。园区代表介绍专业服务能力。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表示将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组建专业团队上门走访,深入了解需求,精准承接优质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在朝阳转化落地。
9月9日、11日,中关村延庆园召开两次专题会,部署清单台账式对接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区科信局(延庆园管委会)汇报了近期对接进展、低空技术项目状态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计划。一是明确项目对接责任人,及时登录“转果果”平台填报台账,实现推送项目全覆盖;二是积极参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提前掌握成果信息,精准对接需求;三是主动拓展清单外资源,用好平台“成果库”“专家库”,建立常态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真落地、见成效,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2 科研院所走进密云园,共探产学研融合新路径
近日,中关村密云园管委会与区科委联合举办“科研院所进园区”对接活动,邀请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生态环境中心及中国安科院走进园区,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科研院所代表实地考察密云区发展促进中心、园区厂房及生命健康产业园展厅,深入了解区域规划与产业承载能力。座谈会上,园区介绍发展规划,各院所分享科研成果与转化需求,双方围绕全重实验室对接、产学研合作等深入交流,达成初步意向。区科委表示将建立常态化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衔接。
3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北京)启动仪式在服贸会举行
9月11日,2025年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上,海淀区、房山区启动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北京),将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聚焦区域优势产业,集结高校创新力量,打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的绿色通道。
活动现场,海淀区、房山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北京中关村学院等单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分别聚焦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赛道,启动建设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区域转移转化中心、全国高校绿色能源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北京)将有机串联海淀区人工智能要素资源,形成“三点协同、全域联动”的空间格局。全国高校绿色能源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北京)选址良乡大学城与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将在建设空间载体、成立实体化运营机构、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支持等方面持续发力。
4 中国人民大学AIGC创新训练营开班
9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AIGC创新训练营开班,吸引来自昌发展、亦创高科、北师大科技集团、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等50余家企业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澳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内外30余家高校院所超700名学员报名,开启了为期4天的线上线下AIGC课程学习。
训练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打造,汇聚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信息学院专家与行业领军人才,采用零费用参与、人大教授+行业专家亲授、实时互动答疑等方式,开展走进AI、语料解码、智绘视界、落地破局等内容课程训练。通过系统化教学与实战化训练相结合,助力学员“零基础直达实战”,掌握图像创作及视频生成等核心技能。
5 平谷区农医联动大健康产业企业座谈会召开
9月9日,平谷区召开农医联动大健康产业企业座谈会,平谷区区长狄涛主持,他强调,要发挥农业中关村资源优势,推进“林下+中药材”种植,聚焦功能性食品、中药材开发等方向,抢占药食同源、特医食品新赛道,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医联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政企、企企沟通,促进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强化“一对一、点对点”企业服务,研究出台产业政策,搭建应用推广平台,精准解决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会议听取了企业关于生产经营及发展建议的汇报并开展研讨。
6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业智能体专业赛在京启动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业智能体专业赛在丰台“99全球链商节”上启动。赛事由工信部火炬中心与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七大场景,设企业组与高校组,覆盖全产业链创新路径。丰台依托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基础及工业大数据资源,为项目提供“实战试验场”。大赛采用“开放式征集+揭榜挂帅”双轮驱动,联合卡奥斯、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推动技术落地。报名时间为9月9日至30日,决赛于11月13日举行。赛后将为获奖项目提供最高3000万元落地支持,包括场地、融资、政策对接等,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丰台产业智能化升级。
7 “创客北京2025”总决赛举办
9月8日至9日,第十届“创客中国”北京市大赛暨“创客北京2025”总决赛在朝阳区举行,70个优秀项目角逐奖项。赛事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等高精尖及未来产业,吸引超六千项目报名,创十年新高,其中四类科技领域占比达60%。经初赛、复赛、行业决赛层层选拔,最终入围总决赛。评审团由国新基金、高精尖基金及鼎旭、华耀、元禾原点等知名投资机构专家组成,并有海诚公证处全程监督。大赛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搭建集展示、孵化、产融对接于一体的平台,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获奖结果将通过市经信局等官方平台发布。
8 海淀园新增一个共性实验室
近日,海淀国企实创股份与高功率相控阵激光领军企业认知光子联合共建的智能制造共性实验室在中关村壹号正式揭牌。实验室位于D楼首层,面积约350平方米,配备完整工业自动化产线,覆盖从送料、智能焊接到质检的全流程,集成激光器、机器人、传感器及算法服务器等核心设备,支持企业接入验证。实验室提供千级洁净环境,大幅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企业动态
9 全球首个“一站式”数智化生命科学研究平台AI4S LAB上线
近日,百度智能云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携手打造的“一站式”数智化生命科学研究平台AI4S LAB上线。该平台深度整合算力、数据、模型、实验四大要素,开发多智能体协同系统,能够为科研工作者带来“AI驱动、干湿闭环、全链数智”的云端科研体验。
10 晶飞半导体12英寸碳化硅晶圆激光剥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北京晶飞半导体科技在碳化硅晶圆加工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利用自主研发的激光剥离设备实现了12英寸碳化硅晶圆的剥离。本次技术突破对碳化硅产业发展具有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促进下游应用普及等多重意义。
11 中国移动发布业界首个算力路由(CATS)应用样板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江苏移动、咪咕公司及华为、中兴、新华三、锐捷等合作伙伴发布算力路由(CATS)在AI推理及视联网领域的应用样板。该样板采用IETF CATS标准架构与算力度量标准,其发布验证了算力路由在真实网络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为其规模化商用奠定基础。
12 舒泰神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53亿元
9月9日,舒泰神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53亿元用于创新药物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包括BDB-001注射液(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适应证)、STSA-1002注射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适应证)、STSP-0902注射液(用于治疗少弱精子症)和STSP-0902滴眼液(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产品管线研发。
13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9月10日,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来自中科创星、高瓴、元禾原点、元生创投等机构和智元机器人、芯联资本、国汽投资、中力实桥等产业投资方。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8月1日,由北京智源研究院孵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