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北京市相关部门及门头沟区政府共同举办的“2025中国心脏大会创新与转化论坛暨京西创新药械产业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阜外心谷科技有限公司在活动现场正式入驻“中国心谷”,标志着“中国心谷”在创新资源集聚、产业生态构建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市经信局副局长顾瑾栩,市卫健委副主任陈航,市医保局副局长王瑞超,市药监局副局长王厚廷,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杨仁全,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等领导出席大会。
胡盛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西院区二期即将投入使用,这是一个以数据驱动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现代化医院,也是一个创新转化的研究型医院,未来将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心血管领域创新转化的基地。阜外医院与门头沟区为进一步促进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了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中关村门头沟心血管药械产业园,打造更具优势、更具实力、更具特色的“中国心谷”。我们衷心希望未来有更多优质资源来到“中国心谷”与我们携手同行、共谋发展,为守护百姓健康贡献力量。
喻华锋对市级相关部门、专家和各界人士长期以来关怀帮助门头沟区产业发展表示感谢,同时对参加大会的全体政、企、科研机构人员表示欢迎。他指出,门头沟区将继续聚焦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精耕细作,持续完善全要素产业生态,继续聚焦科研机构市场主体在我区发展的关键需求,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快将“中国心谷”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乃至国际知名的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高地。希望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参与门头沟区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来京西福地门头沟与我们一道携手成就事业、实现梦想、共创未来。
杨仁全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生命科学技术跨界融合、加速迭代,创新药械成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领域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中关村发展集团将秉持让创新增长的使命,坚持靶向用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强化原始创新;坚持协同聚力,依托国内国际创新网络布局和中关村论坛等平台,会同政产学研各方,推动领域协同,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医药健康创新要素高速流动;坚持全程助力,持续完善服务机制,保障创新成果落地、创新企业成长。
记者从大会获悉,重组后的心血管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依托阜外医院的科研实力与百洋医药的产业转化能力,重点突破创新药械研发与基层防控技术;同心医疗将推动其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项目在门头沟加速落地;阜外心谷公司作为阜外医院核心产业平台,正协同推进医疗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会上同步启动中国心谷创“心”工作坊,该平台由阜外医院与门头沟区联合打造,旨在汇聚前沿创新成果与优质产业资源,常态化支持心血管领域创新药械项目孵化。
中国心谷创“心”工作坊首期活动当日下午顺利举办,12个智慧医疗、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项目依次亮相路演。路演结束后,多家投资机构、产业园区与项目团队开展精准对接,推动一批具备临床价值与技术突破潜力的成果加速转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心谷”的项目储备与产业生态。
近年来,门头沟区将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列为全区着力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聚力建设“国际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产业高地”。在政策层面,门头沟区已被纳入《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确定的七个市级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同时,“百洋心血管创新药械育新基地”成功入选北京市首批10家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创建名单。随着政策赋能与资源集聚,门头沟区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生态正持续完善,发展能级稳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在推动战略合作与促进学术交流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健康养老集团正式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将围绕“生活方式医学”开展系统性合作。同时,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康复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诊疗-康复-康养”全周期服务体系,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门头沟区将充分转化本次大会的丰硕成果,以“中国心谷”为重点载体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集聚高端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为打造国际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高地、培育医药健康新质生产力和增进人民福祉贡献京西力量。
区领导王涛、曹子扬参加大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