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4
信息来源:中关村丰台园微信公众号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1-04
信息来源:中关村丰台园微信公众号
2025年10月31日上午,丽泽法务论坛“合规护航低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分论坛在中关村丰台园丰台创新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政、产、学、研、法领域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低空产业合规发展的痛点难点,共探法律护航路径,为低空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开幕致辞:锚定合规方向,共绘低空发展蓝图
论坛伊始,丰台科技园率先致辞,深入解读了园区对低空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与发展期待。其表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丰台科技园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政策赋能为低空企业搭建成长沃土,推动合规与创新深度融合。
随后,分论坛承办方代表、盈科全国低空和空天经济研究院院长王良钢致辞。他指出,当前低空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从2023年的5059.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02.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500亿元,2026年有望实现万亿级跨越。但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空域使用、主体准入、数据安全、跨境监管等合规问题日益凸显。“法律是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创新突破的‘导航仪’。”王良钢强调,本次分论坛旨在搭建“政产学研法”深度对话平台,让法律真正成为低空技术创新的“护航者”,而非“绊脚石”。

主旨演讲:多维度拆解合规难题,为产业发展献智献策
在主旨演讲环节,8位行业权威专家从政策、法律、技术、资本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分享,为低空产业合规发展提供“全景式”解决方案。
中国信息协会通航分会副会长程泊霖以“十四五低空经济的成绩与‘十五五’发展展望”为主题,系统回顾了我国低空经济在交通管理改革、技术应用突破等领域的亮眼成果,并结合“十五五”规划方向,指出低空产业将在智慧物流、应急救援、城市治理等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合规建设需与产业扩张同步推进。
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贾圣真聚焦“低空主体准入的分类管理法律体系”,结合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民航局委托研究经验,提出低空主体准入需构建“分层分类、动态调整”的法律框架,既要破解“准入难”问题,也要守住安全底线,为行业规范发展筑牢第一道关口。
面对低空经济的资本热潮,北京市京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丹丹律师带来“资本热潮下的冷思考”,从投融资法律风控角度,剖析了低空企业在股权融资、并购重组、IPO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建议企业提前搭建合规架构,平衡资本涌入与风险防控的关系。
随着数字经济与低空产业深度融合,数据合规成为关键课题。盈科全国低空和空天经济研究院数智化与数据资产委员会主任、TheLegal500亚太榜单金融科技领域推荐律师张良,拆解了低空产业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中的合规痛点,并结合EXIN数据保护官(DPO)国际认证实践经验,提出“全生命周期数据合规管理”方案。
技术创新是低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系统专家、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刘超,分享了“基于风险分级的朱雀低空综合管服平台”实践成果。该平台依托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低空飞行“动态监管、精准服务”,为低空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范本。
“安全是低空的底层逻辑。”盈科全国低空和空天研究院副院长、拥有20余年民航从业经历的林仲,从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监管框架、城市空中交通的自由度与安全等角度,强调让安全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链条,避免过快发展导致的安全隐患。
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则允则带来工业级无人机的实践案例,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工业级无人机在消防救援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现了低空技术如何为应急管理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同时提及技术落地过程中的合规适配经验。
最后,盈科全国低空和空天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陈恳律师,结合典型处罚案例,解析了中国无人机出口监管体系的核心要求,为低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跨境合规指引,助力企业规避国际市场风险。
8位嘉宾的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既有宏观政策解读,也有微观合规拆解,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圆桌论坛:思想碰撞凝共识,共探产业破局路径
主旨演讲后,一场聚焦“低空产业合规发展关键议题”的圆桌论坛拉开帷幕。中国人民大学MBA校友会名誉会长、金融投资专家郭莹辉,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铁军,北京海博德航空动力有限公司CEO、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陈广强,盈科全国低空和空天研究院执行院长吕馨,盈科全国低空和空天研究院国际分院院长、中美双证律师陈晓暘五位嘉宾展开深度对话。
论坛围绕“出海合规”“创新与合规平衡”“企业发展赋能”“产业破局路径”四大核心议题展开。刘铁军分享了蜂巢航宇半年内实现无人机出口额从0到1亿元的突破经验,强调“合规布局是出口增长的护航舰”,企业需提前适配目标国监管要求;陈晓暘则从法律视角补充,建议出海企业建立“跨境合规风险清单”,重点关注国际制裁、技术出口管制等问题。
作为火星大气探测任务技术论证核心成员,陈广强结合初创企业经验,提出“创新与合规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共生关系”,初创企业需在技术突破初期就嵌入合规思维,避免后期整改成本过高;吕馨则从“合规+发展”双维度建议,低空企业可构建“合规管理体系+专业法律团队”模式,让合规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力。
郭莹辉则基于其主导中芯国际、绿色动力集团投资,开发三里屯太古里等标杆项目的经验,从投资视角指出,低空企业需聚焦“资源整合+模式创新+风险把控”三大方向,既要抓住政策红利,也要通过合规建设提升投资吸引力。
圆桌论坛的思想碰撞,凝聚了共识也找到了路径:“合规不是创新的‘束缚’,而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底气’”,让企业与律所共同携手“合规护航创新、创新驱动未来”共同推动低空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闭幕致辞:总结成果启新程,合规护航向未来
论坛尾声,北京市京翰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厚兴致闭幕辞。他表示,本次分论坛汇聚了各方智慧,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不仅破解了低空产业合规发展的诸多难题,更凝聚了“合规护航创新”的行业共识。相信在政、产、学、研、法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低空技术创新产业必将在合规的指引下,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至此,丽泽法务论坛“合规护航低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分论坛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低空产业合规发展注入了新思想、新动能,也为“政产学研法”协同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搭建了新桥梁。未来,随着合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低空技术创新产业必将成为推动丰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更广阔的天空书写发展新篇章。

丰台园是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1991年成立,1992年启动建设,1994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政策范围24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东区、西区Ⅰ和西区Ⅱ,东区核心区规划地上总建筑规模700万余平方米,注册市场主体2.3万家,实体办公企业近万家,规模以上企业119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300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2家,上市挂牌企业34家。园区已形成“2+4+X”高精尖产业体系,即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着力发展低空技术、AI+、卫星互联网、智能医工等细分赛道。
获取更多成果衍生信息,请访问官方平台: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服务平台(转果果)
https://www.imaibj.cn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