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2024年首场活动——走进中关村举行,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河北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王建分,工信部火炬中心、天津滨海高新区等三地9家高新区的100余人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切实发挥好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纽带作用,积极发挥各国家高新区资源禀赋、创新要素比较优势,通过搭平台、强交流、促合作,促进京津冀高新区交流合作,以科技创新协同推进高新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高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观摩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交流学习园区运营服务经验
活动一行首先观摩了中关村高品质特色产业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先后参观了园区展厅、园区形态、一站式服务中心及园区配套设施。园区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东升科技园发展历程、园区数字化建设实践及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降低人才生活成本、实现企业高价值成长的“两低一高”服务生态搭建情况。各高新区企业代表就园区运营服务进行了交流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在园区规划、企业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也看到了自身在运营服务方面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坚定了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信心。
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闭门会召开
观摩结束后,召开了联盟闭门会。会上,联盟秘书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发布了《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2024年计划》,介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有关考虑。2024年,联盟围绕创新协同、产业协同、区域协同,开展“搭建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参与中关村论坛,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区域转化,聚焦‘六链五群’促进产业协作,开展战略专题研究,推动资源信息对接”等七方面工作。全年计划组织24场交流活动,力求“月月有交流、场场都覆盖”,切实加强京津冀三地高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技协作与支援合作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联盟品牌及信息交流机制载体等事宜,及时传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动态, 并分享各高新区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促进京津冀高新区深度互动。随后,各高新区纷纷发言,就如何落实联盟计划、推进京津冀高新区协同发展等进行了交流。
王建分在讲话中指出,联盟对于加强高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合作,能够促进河北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通过共享资源、共同研发、联合推广等方式,实现河北与京津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
工信部火炬中心高新区处相关负责同志在讲话中表示,火炬中心将以“娘家人”的身份,为高新区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将紧密配合工信部规划司,团结合作,共同推动联盟相关工作,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吴家喜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十周年,成绩斐然,联盟要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要在提升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围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产业创新、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深化资源共享,创新合作、产业协作、政策协同,实现增量做大,实现京津冀高新区的全面高效协同。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京津冀高新区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下一步,联盟将发挥好“纽带”作用,积极推动京津冀高新区之间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发展质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