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用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展示了一场热烈而盛大的“生命的绽放”。“冰面”之下藏玄机主升旗台是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重要的典礼设备,主要用于配合旗手升旗,合唱表演等仪式。针对防冻适应性,设计团队将材料及其下侧的支撑块放入零下29摄氏度的冰柜里冷冻2小时,再让2个成年人上去踩踏、蹦跳,测试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效果。旗帜飘扬有门道旗杆系统是升旗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门道也不少旗杆底部...
放生命精彩,礼赞自强不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出席开幕式。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全球残疾人体育盛会。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来到冬奥组委驻地,在首钢园区内传递,身患高位截瘫的火炬手杨淑亭身着“钢铁战衣”走完全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外骨骼穿戴设备——大艾机器人,助力火炬手实现直立行走、传递火炬。
北京史家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冰立方”体验冰壶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在后冬奥时代,北京将在城市发展中,持续为科技冬奥成果提供应用场景,使冬奥科技成果从冬奥会走向城市发展的“应用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动力。冬奥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气溶胶检测、5G+8K超高清直播、云转播平台、石墨烯等新型保暖材料、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在科技办奥过程中,高校、院所...
3月1日“科技冬奥企业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第七站来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了解雪绒星这件“科技艺术品”诞生背后的故事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除了精彩紧张的奥运赛事以外,许多和“建筑”有关的内容也让人过目不忘。团队从冬奥场馆当中汲取灵感,在延续“水立方”和“鸟巢”形态上的基因,基于正二十面体和编织网格设计出了三维的雪花雕塑,让雪绒星不仅好看更“耐看”,成为冬奥会配套景观当中的经典。本次活动是“科技冬奥企业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
自主研制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温度监测仪 (代蕊摄)冬奥会不仅是一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争,也是一场最新科技成果的“大比拼”。在冬奥会开幕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冰壶赛场冰面下方铺设约200米通信光纤,这相当于布设了500个传统温度计,并部署2套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设备,对赛道的冰体温度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监测,及时了解冰体温度的微小变化,精确度可达0.1摄氏度。针对冰壶场馆对冰雪温度全空间实时监测的需求,研究团队对专用激光...
2月20日晚伴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2022年北京冬奥会完美收官这是一届简约而不简单的奥运盛会从开幕到闭幕从比赛场馆到冬奥村基础设施、智能服务、医疗保障……科技创新贯穿始终今天小编继续为您盘点2022年冬奥会中的那些“北京力量”石墨烯助力低温环境温暖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中。 冬奥数字孪生操作系统实现北京冬奥村一站式运营部署在北京冬奥村运营指挥中心的北京智能建筑冬奥数字孪生操作系统,是冬奥村的实时数字城市运行管理...
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沉积了一组以碲化镉为主的光电功能材料薄膜,当太阳光照射到薄膜层后,薄膜层中会产生电子运动,从而实现发电。这种由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以下简称成都中建材)生产的发电玻璃,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发电产品。低温环境下发电优势明显走进成都中建材厂区,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块高1.6米、宽1.2米的发电玻璃,一块印着冰墩墩,另一块印着雪容融。”此外,碲化镉材料的加入使玻璃的强度大大提高,且碲化镉具有高度稳定的晶格,可安全封...
2月19日上午,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解决方案部主任黄瑾(右)讲解“长安链”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在中关村壹号数智one智慧大屏上,数智园区运营展示平台令人耳目一新,园区内外安防情况、楼宇内能源使用情况,智慧通行、智慧停车、智能会议室、智能电梯、园区食堂智能终端等智能平台的运行状态,以及企业分布、发展态势等一目了然。活动自2月1日开始持续至2月20日,每天举办一场直播,邀请多名嘉宾结合自己在北京工作、生活、学习的切身经历...
2月18日,中外记者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京东集团总部采访。北京冬奥会是第26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奥组委开始设立物流委员会以来,首次使用中国物流服务商的奥运赛事。京东亚洲一号北京物流园2017年投入运营,辐射北京、河北、山东、天津、内蒙古等地,这里已经实现了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北京冬奥会上,京东物流作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七家服务奥运会的物流服务商,用绿色、科技助力赛事物流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