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站建造已于今年拉开帷幕,定于2022年在轨建造完毕,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早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初期就流行着一句话:“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意思是说,造宇宙飞船是为了给空间站提供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而造空间站则是为了进行载人空间应用。所以,开展长期有人照料的大规模空间应用是建造空间站的最终目的。那么,位于太空的空间站究竟能做些什么?今天我们约请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连日来,中国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出舱活动的视频成为广大网友关注的热点。在此次时长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中,中心各分系统密切配合,通过天基测控,为地面实时观测航天员出舱状态、航天员与地面之间对话沟通提供了有效高速的话音图像中继传输服务。针对此次出舱活动持续时间长、测控连续性要求高等特点,中心科技人员精心设计了测控方案,在天链一号。神舟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航天员进行音视频天地通话……01星的“弟弟”们接过了天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张万欣进行了介绍。1971年,苏联联盟11号三名航天员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突然遇难,事故原因是意外导致其中一名航天员座椅下的换气阀打开异常,舱内气体快速泄漏,仅212秒后,舱内气压就降到真空,三名航天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五院研制的出舱通信子系统实现了舱内外航天员之间、舱内外航天员与地面人员之间,以及舱外航天员之间的全双工语音通信,在航天员舱外活动范围内实现无线通信全覆盖。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自6月17日进驻天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3日上午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神舟十二号飞船6月17日发射升空以来,习近平十分关心3名航天员的身体和执行任务的情况, 6月23日专程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航天员通话。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精神饱满,向习近平敬礼。丁薛祥...
启程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担负使命承载梦想在星空镌刻我们的印记遨游浩瀚逐梦九天探索未知延续奇迹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重磅发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宣传片。
今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把3名航天员送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工作、生活3个月。在此期间,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两次较长时间的太空行走,在舱外安装有关设备,并将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附近工作,可能会有两人共同到作业点完成任务。6月29日,我们约请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和读者聊聊关于太空行走特别是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一些事。
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3名中国航天员将在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组合体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在轨驻留工作。按照计划,为了完成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我国将一共实施11次发射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的发射。记者获悉,预计今年9月和10月我国还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
5月29日20时55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宇介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虽然携带大量货物,但所有货物摆放十分规律,货架的所有细节和构型都经过科学分析,中间留出通道,航天员可在货架中顺畅通行,拿取货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相关人员表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以长征七号火箭为基础,衍生出具备高轨发射能力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