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亦庄新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4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一个年头,迈向新十年,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布局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呈现新气象。
目前,经开区正在迭代升级“人才十条”2.0政策,全市首推人才年金,率先发布人才创业投资基金,推进产教融合,在医药健康、商业航天、具身智能等重点领域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形成“产业聚才、政策留才、教育育才”的良性循环。
据悉,今年,优必选将会在工厂规模化部署工业人形机器人,在多台人形机器人之间实现复杂任务的拆解、工作任务的调度和协同。
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汇聚全国75%民营火箭企业的火箭街区,全国首个新质生产力主题综保区,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和六大跨国药企落地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这些都布局在京城东南的亦庄新城。
“天工”落地电力场景,“天工”完成升级首登百余级阶梯,“天工”备战今年4月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开年以来,“每天睁眼就是干!”成为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的日常。
2月21日下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铁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试平台建设、6G网络发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创新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北京铁塔党委书记、总经理耿时敏出席座谈会并共同见证签约。
近日, 《2024年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优秀制度创新案例汇编》正式印发。
记者2月20日在参加北京市举行的“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时发现,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已成为大兴链接全球产业的“窗口园区”。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在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集聚了全国90%以上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其中,众多民营企业敢闯敢拼、向“新”而行,谱写了中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亦庄故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