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科学促进会旗下网站19日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压缩算法CALDERA,能精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海量数据,为LLM“瘦身”。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人才发展,11月20日,“AI+教育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暨首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大会”在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开幕。会议为期两天。
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名为FastGlioma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脑手术中,该模型仅用10秒就判断出是否还有残留的癌性肿瘤。在识别肿瘤残留方面,FastGlioma的表现远超传统方法,有望给神经外科领域带来变革。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在北京市经开区自动驾驶示范区,一辆红色的迷你小车正在执行巡检任务。这辆小车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车顶上的“大眼睛”。在行驶过程中,这只“大眼睛”时刻侦测着道路上的各类状况。当发现路面有垃圾或设施损坏时,小车能够将相关图像上传至后台系统,并通知相关人员前往处理。
在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计算蛋白质设计领域的重大进展后,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团队宣布开发出一种名为MProt-DPO的创新计算框架,该框架利用人工智能(AI)和世界顶尖的超级计算机,推动蛋白质设计取得新突破。这一成就标志着向AI自主科学发现迈出了重要一步。
11月8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了解到,该所周永锋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葡萄育种的新方法。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申请国际专利1项。
11月4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永兵团队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季向阳团队合作,在“AI+扩散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为AI助力人类进一步深入理解异常扩散与复杂动力学行为迈出开创性一步。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计算科学》。
日前,第三届数字体育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数字体育专委会2024年会在北京举办。
此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
记者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上了解到,当前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深度融合,不仅将自动化技术推向更高层次,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大会共设10场主旨报告和46个平行会议,涵盖工业互联网、脑机智能、智慧教育、智能机器人、智慧能源等前沿热点领域。